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南省
王灣遺址VI-133
簡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約3公里處郊區谷水鎮王灣村澗河東南岸第一台地上。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發現該遺址,1959年秋、1960年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曾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3350平方米。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以及周代、晉代、北朝諸時期的文化堆積。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一般可達3米左右,又可分為王灣一期(仰韶文化)、王灣二期(過渡期)、王灣三期(河南龍山文化)遺存。王灣遺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龍山過渡期文化的資料,證實定了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襲關係,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上占有重要地位。遺址
王灣遺址最重要的發現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王灣一期文化、王灣二期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經研究認為,王灣一期文化屬仰韶文化,王灣二期文化屬河南龍山文化,而王灣三期文化介於兩者之間,具有中間過渡性質和特徵。王灣一期文化發現居住房基7座,可分大、中、小三種,全為地上建築,且均被後期墓葬或灰坑破壞。居住面的結構可分為兩類,一為草伴泥的紅燒土,表面堅硬龜裂;一為石灰質物質做成,堅硬而光滑。牆基結構多為挖槽建造,內填碎紅燒土,牆基內外都有柱洞。共發現灰坑8個,形狀有鍋底形、直筒形和袋形三種,一般口徑2—3.5米,深2—2.5米左右,坑內多發現生活用具及獸骨。此層出土的遺物生產工具中農業工具有:石斧、石刀、陶刀、石鏟、石磨棒;加工工具有:石鑿、砍伐器、盤狀器;狩獵工具有:骨鏃、石鏃、石、陶彈丸;紡織工具有:石紡輪。生活用具中炊具有:夾沙罐、灶、釜、鼎、甑;盛具有:卷沿盆、大口罐;食器有:缽、碗、器蓋、小口平底器;飲器有:小口尖底瓶、小杯。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其次為夾砂灰褐陶。紋飾有線紋、弦紋、附加堆紋及彩繪等。彩繪圖案以弧線三角與圓點聯合組成的紋樣為主。另外還發現其它生活用具有骨針、骨匕、骨錐,裝飾品有綠松石、陶墜、陶環、陶球。還發現有獸骨,可以識別的有豬、羊、鹿等幾種。鹿、羊骨較少,可能是當時的狩獵品。
王灣二期文化發現有殘破的居住區和柱洞,共發現灰坑85個,有袋形、直筒形、鍋底形和不規則形四種。出土遺物除沿用第一期工具外,還出現了穿孔石鏟、石鐮、蚌刀、蚌鏟等。出土陶器以夾沙灰陶最多,泥質黑灰陶逐漸增加,紅色陶最少。泥質陶胎變深,新出現的蛋殼陶,胎厚僅0.1厘米。本期花紋由簡變繁,除沿用第一期的紋飾外,又出現了新的紋飾,如X形、S形、眼睛紋、波紋、疏鬆網狀紋及藍紋、方格紋等彩陶紋飾。主要器形有鼎、甑、罐、雙腹盆、單耳杯、小口平底罐、瓮、碗、豆、盤等。另外,還發現墓葬39座,包括長方形淺坑墓和6個瓮棺葬。
王灣三期文化遺存,發現灰坑78個,絕大部分為袋形坑。此層發現的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但比之第二期不論在數量、器形和製作技術方面都有一個飛躍。最突出的工具是有肩石鏟、穿孔石刀、三棱鏃等。此層陶器儘管仍保留著第二期文化的某些因素,但已顯出巨大的質變。陶器中以泥質和加砂灰黑陶為主,不見紅陶。紋飾以拍印方格紋、豎藍紋為主。陶器器形除一部分沿用第二期外,又出現新的器形,如帶領瓮、夾沙小瓮、鬲、鬹、盉和鏤空器座等該遺址的發掘,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上有重要的意義,它證實了龍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的。王灣新石器時代第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經放射性碳素測定的年代為距今3965±95年。
另外,王灣遺址還發現了周代文化層。北朝—隋代文化層和一座晉墓。總之,從距今約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以來,人們就在這裡生息繁衍,相繼地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