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助

元至元間(1335~1340年),法助在惠安縣建造大拓海逕石橋1座。 元至正間(1341~1368年),法助在晉江縣建造下輦橋,在南安建造竹溪橋。 他在閩南晉江等縣建修石橋18座,為福建民間修橋築路,便利交通,作出重大貢獻。

元大德初,法助到福州南台,在今塢尾革新街萬壽寺為僧,見閩江上浮橋常被溪洪沖斷,屢修屢壞,行旅不便,即倡議建造石橋,命弟子吳道可北上,挽“園通玄悟大禪師”李某轉奏,得到鐵木耳可汗(成宗)的讚許。他即奉旨募建石橋。未及一年,得到福建人民的捐助,募緣多至數百萬貫,行省都轉運監使王茂率屬協助。建橋工程於元大德七年(1303年)興建,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前後歷時20年,石橋全長170丈,江中立有石墩,釃水29道。橋面兩旁,翼以石欄,橋兩端建有小亭,砌有石階,橋名“萬壽橋”(今解放大橋前身,俗稱大僑)。是福州北港南北岸的交通要道。萬壽橋建成後,時人為紀念法助建橋功績,重建橋邊萬壽寺,稱萬壽頭陀寺,祀法助像於其中,寺內立有鐫《頭陀寺法助禪師贊》的石碑。碑文曰:“仁哉我師,功德堪思。台江觀海,善願心持。十方普渡,辛苦不辭,架橋疊石,再世成立。往來行旅,絡繹賓士。昔憂險阻,今樂坦夷。其利溥也,施及來茲。是宣享祀,在此江湄。”
據《福建津梁志》載:元大德間(1297~1307年),法助在晉江縣建造陳翁橋等6座;在南安縣建造雲梯橋等9座。元至元間(1335~1340年),法助在惠安縣建造大拓海逕石橋1座。元至正間(1341~1368年),法助在晉江縣建造下輦橋,在南安建造竹溪橋。他在閩南晉江等縣建修石橋18座,為福建民間修橋築路,便利交通,作出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