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價
《新唐書》作者曾評論啖助之學曰:"啖助在唐,名治《春秋》,摭詘三家(即《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不本所承,自用名學,憑私臆決,尊之曰:'孔子意也。'趙(匡)、陸(淳)從而唱之,遂顯於時。"(《新唐書·儒學下·啖助傳》)這一評價有失公允,啖助的治學風格雖有異於先儒,但卻是當時經學變古的先聲。因為自魏晉南北朝以來,隨著道教的建立和佛教的東宋,儒學遭到了十分嚴峻的挑戰,已經無法再按照舊有的方式維持下去了,儒學必須改變自己原有的形態,才有可能進一步發展下去。而啖助的學風,正是表現出了儒學變化的趨向,它對後來宋代的經學變古和理學的興起具有一定的影響。
主要著作
啖助的著作已佚(保存在陸淳編定的《春秋集傳纂例》之中的內容已非其原著),清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輯有啖助的《春秋集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