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蓬

王沂蓬

王沂蓬,49歲,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者。

王沂蓬 王沂蓬

王沂蓬——奧運獎牌設計者

2007年3月27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500天,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也掀起了它的紅蓋頭:正面採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圖案,背面則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佩玉造型的玉璧,正中的金屬圖形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金鑲玉”的創意,巧妙地完成了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中西合璧。

“金鑲玉”實現中西合璧

2005年11月,北京奧運獎牌設計徵集活動正式啟動。中央美術學院組成了一個設計小組,王沂蓬是負責人。

國際奧委會對於北京奧運獎牌設計提出了兩點最基本要求:一要特別,也就是前所未有;二要有中國特色。他們把圖書館裡所有關於中國文化的書都查了一遍,最終,一塊佩玉打動了他們。“玉璧在傳統文化中有純潔、高貴的意味,是中國文化的最好象徵。而金子又是西方人覺得珍貴的。” 設計稿最初有一百多種思路,經過層層篩選,中央美術學院將焦點集中到其中的祥雲、京劇臉譜和玉璧三個方案上。2006年7月,“金鑲玉”的設計思路一路過關斬將,順利中標,提交國際奧組委。

文化與實用交戰導致“玉碎”

玉,能夠不碎么?這是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能夠回答的問題。國際奧組委的官員們要求:當獎牌在兩米高度以內掉在地上時,要保證玉不碎。

王沂蓬明白,中西設計理念差別很大,在西方人眼中,文化成分僅是很小的方面,相反功能方面必須做得非常到位。運動員拿到獎牌後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比如咬、舉起來晃,甚至失手掉到地上等等,都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出於美學考慮,他們第一次設計的獎牌金屬邊比較窄,然而審查中有外國專家提出,要加寬邊緣,在稍微遠距離的地方也能看出來獎牌的質地。同時,獎牌邊緣要用來刻運動員的名字和項目名稱。一邊以文化性為主,一方以實用性取勝,導致了獎牌的玉碎問題。

兩毫米成就“金鑲玉”

面對質疑,我國奧組委的官員既沒法解釋,也不敢保證,只能答覆國際奧組委回去再想辦法解決。第一次遞交獎牌設計方案,無功而返。2006年10月31日,解決玉碎的問題又輾轉回到王沂蓬手上。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方案就不能最終通過;方案不能通過就得重新設計、論證、實施,“國際奧委會方面的提交時間已經定死了,後面還必須給廠家留出製作時間,我就是中間一截,兩個月。”

王沂蓬前前後後一共找了二三十位玉石加工、力學、金屬、材料學、生產企業等各行業的專家出謀劃策。一個月過去,技術方面仍舊毫無進展。後來的半個月裡,王沂蓬沒有回家,幾乎沒有睡覺,實在困極了,就在工作室旁邊的休息室里和衣而臥,小憩片刻。他曾不止一次夢到自己手拿獎牌從高處扔下來做實驗,卻仍舊是碎,碎。院長回憶那段日子,每次看見王沂蓬都是灰頭土臉,而他自己只記得那時每天都覺得口渴,嘴唇總是乾的。他記不得具體日期,只是死死記得每一天距離提交日期的倒計時。

獎牌的厚度是6毫米,玉石的厚度為3毫米,要想把玉石嵌入而不致在摔落時脫落、破碎,就必須在玉石與金屬之間找到一個緩衝帶。“把玉變薄當然是不可能的了。”王沂蓬說,這樣做只會增加玉石摔碎的可能性。因此,只能把獎牌鑲嵌玉石的槽加深。然而廠家回復這樣做有可能會把獎牌打透。最後,王沂蓬建議廠家用“車”的工藝把槽加深2毫米,就是這2毫米,成就了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

第三次實驗前,王沂蓬又對方案進行了修改,“把金屬和玉之間的結構都改變了。”雖然較之前兩次有了質的改善,但王沂蓬仍然覺得不夠保險,於是又調整方案,準備做第四次實驗。

最後,王沂蓬選擇了阻尼材料緩衝金屬的震盪,使之傳送不到玉石上去,保證在萬一情況下獎牌掉到地上,玉石不碎。

“最後一次實驗時壓力非常大,如果再不成的話,就真的沒有時間再做了。”2006年12月2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一間實驗室里,中央電視台的攝像機記錄了最後一次實驗的畫面——鑲嵌著玉石的獎牌從兩米的高空中自由降落,摔在大理石地面上,一聲悶響,鏡頭定格,玉石完好無損。雖然經過上百次的實驗,王沂蓬聽到聲音就知道這一次玉沒有碎,但是他仍然不敢彎腰把獎牌撿起來,甚至不敢低頭看一看。終於突破了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解決的技術難題,這位沂蒙漢子潸然淚下。

王沂蓬 王沂蓬

2007年2月8日,“金鑲玉”獎牌設計方案在國際奧組委的讚許聲中通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