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務委員,原外交部部長
基本資料
黃華(1913.1.25~2010.11.24 ),曾用名王汝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1976.12~1982.11)。中國外交家。河北磁縣人。燕京大學肄業。逝世訃告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外交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國務院原副總理、國務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黃華同志,因病於2010年11月24日3時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個人經歷
1936年 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北平(今北京)學聯黨團書記,陝北蘇區紅軍總部翻譯。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科幹事,西北青年救國會組織部長,中共中央長江局青年委員,全國學聯黨團書記,延安青年幹部學校教育長,朱德的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央外事組科長。1946年後歷任北平軍調部中共代表葉劍英的秘書、新聞處長,中共中央青年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天津市軍管會外事處長,中共南京市委委員、軍管會外事處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軍管處外事處長,朝鮮停戰談判中方代表,外交部歐非司司長,中國駐加納、埃及、加拿大大使,常駐聯合國代表,外交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是全國人大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2010年11月24日凌晨3: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2010年12月1日,黃華同志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 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前往八寶山送別。生平介紹
曾用名王汝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1976.12~1982.11)。河北磁縣人。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燕京大學肄業。 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6年任北平學生聯合會黨團成員、燕大學生會主席,1936年任陝北蘇區紅軍總部翻譯、後方司令部秘書。協助埃德加·斯諾、尼姆·威爾斯、史沫特萊等外國記者採訪蘇區。並參與斯諾《西行漫記》的創作。 1937年10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事。 1938年曆任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組織部長、中共長江局青委、全國學聯黨團書記,中央青委委員。 1940年任延安青年幹部學校教育長。 1941年任朱德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1944年任中央外事組聯絡科長,參與接待中外記者參觀團和美軍觀察組的工作。 1946年參加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任葉劍英的秘書、代表團新聞處處長。 1949年曆任天津市軍管會外事處處長、中共南京市委委員、南京市軍管會外事處處長、主持接收國民黨外交部、向各國原駐華使節宣布中共中央的建交原則。同年當選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委員。建國後歷任中共上海市委員、上海軍管會外事處處長。 1953年任朝鮮停戰政治談判中方代表和外交部西歐非洲司司長等職。 1954年和1955年,隨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和萬隆亞非會議,任中國代表團顧問和發言人。 1958年任華沙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方顧問。 1960年至1971年相繼任駐加納、埃及、加拿大大使。曾任中央三人小組成員,具體負責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談判邀請尼克森訪華公告文稿事宜。斯諾訪華期間全程陪同。 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後,為中國首任常駐聯合國及其安全理事會的代表。 1976年任外長,曾率中國代表團出席過29、32、33、35和37屆聯合國大會。 1978年和1982年,率團參加聯大討論裁軍問題的特別會議,闡述中國在裁軍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並代表中國政府向大會提出了《關於立即停止軍備競賽和進行裁軍的主要措施的建議》。曾先後出訪過加拿大、法國、英國、義大利、薩伊、伊朗、巴基斯坦、坦尚尼亞、聯邦德國、印度、美國、奈及利亞、蘇聯等30多個亞、非、歐、美洲國家。 1978年8月與日本外相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該國和平友好條約》。 1978年主持與美國代表的建交談判,1982年與美國國務卿黑格簽署關於解決美售台武器問題的八一七公報。 1979年隨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1983年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多次以副委員長身份率人大代表團到各國訪問和出席各種國際會議。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1985年至1995年出席國際行動理事會年會,曾任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會長、中國福利會主席、宋慶齡基金會主席。2.[金朝]
王汝梅,字大用,大名人。始由律學為伊陽簿,秩滿,遂隱居不仕。性嗜書,動有禮法。生徒以法經就學者,兼授以經學。諸生服其教,無敢為非義者。同業嘗憫其貧,時周之,皆謝不受。後不知所終。吉林省紅樓夢學會副會長
王汝梅,男,1935年6月生,山東省兗州市人。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吉林省紅樓夢學會副會長。195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1980年在華東師大中國文學批評史師訓班結業。1993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學系訪問。現任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教授、《金瓶梅》研究室主任,任吉林省紅樓夢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金瓶梅學會副會長、兼任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與明清小說的教學研究。編撰出版學術著作《金瓶梅探索》、《中國小說理論史》等10種,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經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批准,校點本《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合作)由齊魯書社1987年出版,會校本《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合作)由香港三聯書店、齊魯書社聯合於1990年出版,校注《金瓶梅》張評本,由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榮獲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兩次,獲吉林省英才獎章,國務院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1991年8月,在長春籌備召開中華全國第5次金瓶梅討論會,促進了金學的研究。所著《金瓶梅探索》入載《中國20世紀文學研究論著提要》(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香港大公報以《金瓶梅研究室成立三年成果豐》(1991年8月12日)為題報導了研究室成果,與韓國朴在淵教授共同主編《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出版。參加全國高校古委會資助項目《全古小說》任明代卷主編。
王汝梅先生“金學”之路:1981年,王汝梅第一篇金學研究的論文《評張竹坡的金瓶梅評論》提交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二屆年會,會後刊載《文藝理論研究》(1981年第2期);1985年王汝梅與北京大學侯忠義教授合編出版了《金瓶梅資料彙編》為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研究資料;1986年王汝梅代齊魯書社草擬了出版張評本《金瓶梅》申請報告,促成張評本《金瓶梅》於1987出版,使張評本首次校點出版;1988年,在王利器先生的指導下,他與劉輝、張遠芬先生等學者共同編著出版了《金瓶梅詞典》;1989年6月,《金瓶梅》崇禎本會校足本(合作整理)先由齊魯書社出版,後由香港三聯書店重印,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反響;1986年春他發起成立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金瓶梅研究室;1990年,他的《金瓶梅探索》一書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組織籌備在長春召開了中華全國第五屆《金瓶梅》學術討論會,同年編輯出版了《金瓶梅藝術世界》;1994年主編《金瓶梅女性世界》,由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1994年10月,由王汝梅校注的《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1989年6月,組織拍攝學術電教專題片《金瓶梅:天下第一奇書》;2003年,《金瓶梅與艷情小說研究》,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2007年發表了深入研究《金瓶梅》崇禎本的論文《金瓶梅繡像評改本:華夏小說美學史上的里程碑》,載《吉林大學社科學報》2007年6期;2007年1月,王汝梅的金學研究新著《王汝梅解讀金瓶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