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保

1956年河南省第一屆戲曲匯演,以《反五關》榮得老生行里一等獎榜首。 1954年王根保與陳惠秋、陳敏秋、牛得草等加入黃河文工團,隨後全團調到鶴壁市,改為鶴壁市豫劇團。 1969年王根保在文革中受盡凌辱上吊自殺。

王根保(1919年————1969年) 河南省開封縣曲興集西亂寨人。14歲逃至開封縣東招討營盧殿元科班學戲,與馬金鳳同師管玉田,四年出科。他以文武小生為主,兼攻鬚生。在《古城會》中飾關公、《反五關》中飾黃袞、《叫門》中飾秦瓊、《五堂會審》中飾江嘉縣令。他唱腔深厚、善於真假嗓音並用,被人們譽為“三絕”(戲絕、唱絕、功絕)。汴京城各大戲院及本省各地城鄉競相聘邀。1953年同馬金鳳徐鳳雲隨和平劇團到上海演出。主演《反五關》,場場爆滿。1958年1月他所在的黃河文工團改為鶴壁市豫劇團,1959年11月隨團赴北京為國家領導人演出《反五關》、《五堂會審》等,受到謝覺哉、胡愈之、田漢等人的接見,《中國戲曲》雜誌為他發表專文,給 予了高度評價。他不但善演古裝戲,而且積極參加戲曲改革,在現代豫劇《煤城雙鷹》、《王全錄》中成功塑造了工人的形象。
王根保出科後又拜“豫劇馬連良”許樹云為師,唱腔真假嗓結合,在表演,演唱方面有青出於藍之勢。王根寶是文物鬚生,唱念做打四功都為一時之冠。1956年河南省第一屆戲曲匯演,以《反五關》榮得老生行里一等獎榜首。
1946年,抗戰勝利後,流落在全國各地祥符調“好好”陸續回汴,獻演於省垣藝壇,王根保與豫劇皇后陳素真在和平劇院前後合作了五年。開封和平劇團以陳素真掛頭牌,文物鬚生王根保,文武小生謝順明,老旦李喜保,名醜李現賓,名官醜郭福春,,閨門旦李志貞,女小生李春芳,刀馬花旦王麗雲傍著陳素真唱了抗戰後開封劇壇又一次藝術高峰。
王根保的文物鬚生代表作有:三反《反五關》、《反徐州》、《反陽河》,《收岑鵬》《江夏縣》《古城會》《寇準背靴》《六出祁山》等,並在《義烈風》《滌恥血》《霄壤恨》《凌雲志》等劇目飾演老生。
1954年王根保與陳惠秋、陳敏秋、牛得草等加入黃河文工團,隨後全團調到鶴壁市,改為鶴壁市豫劇團。1969年王根保在文革中受盡凌辱上吊自殺。一代鬚生名角兒飲恨而逝,其優美的唱腔藝術,卓絕的表演身段因時代條件限制沒有留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