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紀年
”以及《律歷下》有“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歷年。 更重要的是,關於曆法《周髀算經》里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
因為乾支紀年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乾;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乾支相配以成六旬。”而公元前2697年剛好是乾支紀年的開始——剛好是甲子年。華夏族是最早創製曆法的三大民族之一。漢代史書《漢書·律歷制上》就記載了先朝的古六歷,即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漢書·律歷制上》“故自殷周,皆創業改制,鹹正曆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天道。三代既沒,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傳黃帝調律歷,漢元年以來用之……案漢元年不用黃帝調歷,壽王非漢歷,逆天道,非所宜言,大不敬。”《後漢書·律歷中》也有“逵論曰:“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者,牽牛中星也。古黃帝、夏、殷、周、魯冬至日在建星,建星即今斗星也……案曆法,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據,則殷曆元也。”以及《律歷下》有“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之分尚矣,乃有皇犧。皇犧之有天下也,未有書計。歷載彌久,暨於黃帝,班示文章,重黎記注,象應著名,始終相驗,準度追元,乃立歷數。天難諶斯,是以五、三迄於來今,各有改作,不通用。故黃帝造歷,元起辛卯,而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尚書·周書》“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於天下,越王顯。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歷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文子·精誠》和《淮南子·覽冥訓》也有“老黃帝
子曰:昔黃帝之治天下,理日月之行,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歷之數,別男女,明上下,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歲時熟而不凶……故於此時,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豐昌,鳳皇翔於庭,麒麟遊於郊。”就連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三代世表》里也寫到:“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並在《史記·曆書》云:“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訊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漢代《大戴禮記·五帝德》云:“黃帝黼黻衣,大帶黼裳,乘龍扆雲,以順天地之紀,幽明之故,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故教化淳鳥獸昆蟲,歷離日月星辰。”古六歷不僅在史書上有記載,考古文物也有證實。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就詳細記載了顓頊曆。所以黃帝歷是真實存在過的,也是漢字史書記載能夠從未中斷的原因。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時,以冬至月為正月,按乾支記年法是第一個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後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後一月,漢朝定立太初曆,以後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間不再改變,始終以正月為新年,但“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夏朝後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另外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天干地支60年循環與黃帝紀年
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乾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乾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但是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干應該與地支有關:乾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華夏用這六十對乾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乾支紀法。乾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雖然後來中國帝王們使用的是在位年號紀年法,但天干地支紀年從來沒有放棄使用,因此天干地支就可以為推算黃帝創製曆法的時間提供參考。更重要的是,關於曆法《周髀算經》里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天以更元,作紀曆。”黃帝紀年這個概念雖然一直沒有提出,但實際上黃帝紀年已經存在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