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垠

王朝垠,湖南永興人。中共黨員。195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歷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助理編輯、編輯、編輯組長及編輯部副主任、編委、副主編,編審。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王朝垠,原名王朝銀,又名藍宇,男,漢族,1936年4月生,永興縣高亭鄉人。《人民文學 》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優秀編輯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朝垠母親早逝,留下朝金、朝銀兩兄弟,父親開一小飯鋪維持生計,給孩子們的取名帶上了金字 銀字,希望他們改變貧窮的命運。“文革”破“四舊”,別人開玩笑說:“朝銀他這名字有 拜金主義的味道”。他爽朗地說:“那我考慮改一個”。最省事的辦法改成筆畫更省而同音 的“垠”字,其後就成正式的名字。?

1949年10月,永興解放,給生活陷於絕境的他帶來全新的希望,得以繼續完成國中學業。19 52年國中畢業,家庭經濟狀況已不允許他升學,他給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毛主席寫信,訴說 他的困難和求學的渴望,不久縣文教辦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批覆函件。班主任找到王朝垠 對他說,往後你放心上學好了,經濟困難國家幫你解決。從此,這個優等生上高中、念大學 都享受國家優厚的助學金待遇。1959年9月,武漢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首都北京中國作家協 會《人民文學》雜誌社工作,從此在《人民文學》由見習編輯、編輯到副編審、編審,由小 說組副組長、組長到編輯部副主任編委、副主編。?

1952年國中畢業,家庭經濟狀況已不允許他升學,他給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毛主席寫信,訴說他的困難和求學的渴望,不久縣文教辦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批覆函件。班主任找到王朝垠 對他說,往後你放心上學好了,經濟困難國家幫你解決。從此,這個優等生上高中、念大學都享受國家優厚的助學金待遇。

1993年10月15日,王朝垠赴湖南參加審定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徵文稿,因心臟病突發,在株 洲去世,享年57歲,他的去世對《人民文學》和文學界是一大損失。??

主要成就

王朝垠在30多年的編輯生涯中,培養、扶持、發現和推出一大批文壇主力軍,編髮許多具有 全國影響的高水平、高質量的作品,撰寫大量的評論文章,在文學界產生重要的影響 。六十年代初期,舉薦兩名“無名”作者,鍋爐工肖育軒所寫的《迎冰曲》,宋詞的《落霞 一青年》。七十年代後期,編髮一大批小說佳作,獲全國優秀短編小說獎的有張有德的《辣椒》,李棟、王雲高的《彩雲歸》,劉心武的《我愛每一片綠葉》,葉蔚林的《藍藍的木蘭溪》,韓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等等。八十年代推出了蘇少康、張敏的《神聖憂思錄》,劉震雲的《塔鋪》,沈海深的《聖事》,方方的《白霧》,李銳的《厚土》,謝友鄞的《滋味 》,王蒙的《球星奇遇記》,査建英的《叢林下的冰河》,田中禾的《最後一場秋雨》,康 濯的《十年一聚》,陳世旭的《未理之璞》等一大批產生廣泛社會影響,受到讀者評論家好 評的作品。1990年,王朝垠行使副主編職權,編出《人民文學》1990年7、8月合刊號。《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文藝報》、《光明日報》對這期“合刊號”均有過專題報導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