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196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工程物理專業。1985年開始從事科技考古研究工作,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的基金支持,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方向性項目"科技考古中若干前沿問題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基金"現代核分析等技術在陶瓷考古中的套用及方法學研究"的負責人。迄今已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Nature》、《PNAS》、《Archae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Antiquity》、《中國科學》與《科學通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1991年發現中國古代黑鏡表層主要由納米晶體SnO2組成,引起國內物理、材料界有關同行的重視和關注。之後,結合黑鏡耐腐蝕機理與形成機制的探討,在納米晶體的結構與性能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90年始,率先在國內開展古陶的產地與礦料來源分析,業已取得系列成果。1999年,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居中研究員及美國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Garman Harbottle教授等合作,將世界最早骨笛的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上。2003年,和李學勤教授等合作,將中國文字起源的論文發表在《Antiquity》後,《Nature》網站和《Science》都撰文作了評論。
主要研究方向
1. 地域考古; 2. 陶瓷考古; 3. 生物考古。
2005年5月,負責國際第35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的組織工作,會議期間,以王昌燧教授為代表的研究組,充分展現了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而和中國錢幣博物館周衛榮研究所聯合指導的施繼龍博士研究生,還榮獲了Aitken獎
2010年8月8-14日,以王昌燧教授為首的中國科學院人文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實驗研究中心、中國考古學會 一起成功地舉辦全國第十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會議地點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會議的主要議題為:
1. 考古年代學;
2. 地域考古學,即文物產地及其礦料來源;
3. 冶金考古和陶瓷考古;
4. 環境考古學;
5. 遙感和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在考古學中的套用;
6. 生物考古和農業考古;
7. 文物研究與文物保護;
8. 邊疆考古學。
主要論文
早期論文
1.古銅鏡的結構成份分析,王昌燧,徐力等,考古,1989年05期
2.科技考古學,王昌燧,地球科學進展,11(5),1996年10月,517-519
青銅器鉛同位素指示意義的范鑄實驗研究,秦穎,王昌燧,董亞巍等,文物保護與科學技術,,16(2)2004年5月:36-38.
2005年發表的主要研究論文:
1.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olor-generating mechanism in Ru ware, modern copies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with Jun ware, Y. Yang, M. Feng, X. Ling, Z. Mao, C. Wang, X. Sun, M. Guo,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5, 32(2), 301-310;
2*. 賈湖遺址人骨的元素分析,胡耀武,James H, Burtun, 王昌燧,人類學學報,24(2), 2005年5月, 158-165;
3. 天然氧化銅礦與銅製品腐蝕產物區別的探討,魏國鋒、秦穎、王昌燧、張愛冰、宮希成,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7(1), 2005年2月, 9-14;
4. 凌家灘古玉受沁過程分析,馮敏、張敬國、王 榮、王昌燧,龔 明,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7(1), 2005年2月, 22-26;
5. X-ray archaeology in China, X-rays for Archaeology,Springer Press, 2005, 275-290;
6. 陶寺、尉遲寺白灰面的測試分析,李乃勝、何努、毛振偉、馮敏、王昌燧,分析測試學報,24(5), 2005年9月, 9-13;
7*. Archaeologic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for early salt production in China, Rowan Flad, Jiping Zhu, Changsui Wang, Pochan Chen,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Zhibin Sun and Shuicheng Li, Proceeding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2(35), August 30,1005, 12618-12622;
8*. 山東滕州西公橋遺址人骨的穩定同位素分析,胡耀武、何德亮、董豫、王昌燧、高明奎、蘭玉富,第四紀研究,25(5),2005年9月,561-567;
9. 溫州老鼠山遺址的植矽石分析,姚政權、吳妍、王昌燧、蔡鋼鐵、王海明,農業考古,2005年第一期,54-58;
10*. 中國若干考古遺址的古食譜分析,胡耀武、王昌燧,農業考古,2005年第三期,49-54;
11*. 安徽滁州何郢遺址的植矽體分析,吳妍、王昌燧等,農業考古, 2005年第三期,59-64;
12*. 早期陶器芻議,王昌燧、劉歆益,中國文物報,2005年11月11日, 第7版;
13. 雙墩遺址黑陶滲炭工藝初探,朱鐵權、王昌燧、徐大力、吳雋,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7(2), 2005年5月, 1-8;
14. 青銅器溶鉛實驗及有關問題初探,秦穎、魏國鋒、劉文齊、毛振偉、王昌燧、董亞巍,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7(2), 2005年5月, 16-18;
15. 賈湖遺址出土綠松石的無損檢測及礦物來源初探,毛振偉、馮 敏、張仕定、張居中、王昌燧,華夏考古,1(2005),55-61;
16*. 蕭梁錢範燒成溫度的測試分析,施繼龍、董亞巍、周衛榮、戴志強、王昌燧,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7(3), 2005年8月, 7-11;
17. 魯北地區商周時期的海鹽業,朱繼平、王青、燕東生、秦穎、常敘政、佟佩華、王昌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35(1), 2005年2月, 139-142;
18. 良渚文化遺址及放王崗漢墓出土玉器的物相及微量元素測試分析,程軍、王昌燧、李德文、王巨寬,考古,7(2005), 70-75;
19*. 漢代銅範鑄錢工藝及其模擬實驗,李迎華、董亞巍、周衛榮、王昌燧,中國錢幣,2(2005), 18-23;
20. 色度學在古白瓷研究中的套用初探,王昌燧、凌雪、楊益民、馮敏、周大程,中國古代白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7月,593-598;
21. 古代銅礦冶煉過程中稀土元素的變化研究,魏國鋒、秦潁、羅豐、曲藝、王昌燧,中國稀土學報,23(3),2005,357-362;
22. 鞏窯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線掃描分析,凌雪、毛振偉、馮敏、胡耀武、王昌燧、劉洪淼,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5(7),2005,1145-1150;
23. 六朝蕭梁鑄錢技術與藝術,施繼龍、周衛榮、董亞巍、王昌燧、戴志強,六朝貨幣與鑄錢工藝研究,鳳凰出版社,南京,2005,66-72;
24. 拉曼光譜在薛家崗古玉測試分析中的套用,王榮、馮敏、吳衛紅、高飛、王昌燧,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5,25(9),1422-1425;
25. 汝瓷及其仿製品瓷釉的顯微結構分析和 "汝鈞不分"難題的破解,楊益民、馮敏、毛振偉、王昌燧、凌雪、龔明、孫新民、郭木森,分析測試學報,24(5),2005,16-20;
26. 古代陶衣的微區拉曼光譜與電子探針線掃描分析,朱鐵權、王昌燧、王曉琪、龔明、毛振偉,分析測試學報,24(6),2005,66-69;
27. 安徽蒙城縣尉遲寺遺址紅燒土排房建築工藝的初步研究,李乃勝、王吉懷、毛振偉、馮敏、王昌燧,考古,2005(10),76-82;
28. 微量元素示蹤法在古代青銅器銅礦料來源研究中的套用,李清臨、朱君孝、秦潁、毛振偉、王昌燧、陳建立,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5(10),2005,1700-1702;
29. 何郢遺址出土青銅器銅礦料來源的初步研究,魏國鋒、秦潁、王昌燧、張愛兵、宮希成,中原文物,2005(5),2005,86-93;
30. 南宋關子鈔版製造工藝初探,施繼龍、馮敏、汪斌、夏維玲、楊超、毛振偉、王昌燧,東至關子鈔版暨兩宋紙幣,黃山書社,合肥,2005,105-113;
31. 關子鈔版樣品X射線螢光和顯微喇曼光譜分析,毛振偉、施繼龍、馮敏、汪斌、夏維玲、楊超、王昌燧,東至關子鈔版暨兩宋紙幣,黃山書社,合肥,2005,143-151。
賈湖遺址人骨的穩定同位素分析,胡耀武,Stanley H. Ambrose,王昌燧,中國科學,37(1),2007,:94-101
用XAFS 初探汝瓷釉中Fe 的價態,張茂林,王昌燧等,核技術,31(9),2008年9月:648-652
若干古銅礦及其冶煉產物輸出方向判別標誌的初步研究,魏國峰,秦穎,王昌燧等,考古,2009(1):85-95.
原始瓷胎料的粒度分析與產地探索,夏季,朱劍,王昌燧,南方文物,2009年1期:047-052.
學科進展與展望:蓬勃發展的科技考古學,王昌燧,南方文物,2009(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