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

王振軍,男,1965年出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臨床醫生》編委會副主任委員,《腫瘤研究》常務編委。

基本信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

人物簡介

王振軍,男,1965年出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全國委員,首都醫科大學普外科學系胃腸外科學組組長,《中華普通外科學雜誌》、《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中華外科學雜誌》、《中華實驗外科學雜誌》等雜誌編委,《中國臨床醫生》編委會副主任委員,《腫瘤研究》常務編委。

1992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1997-1998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牛津大學Wellcome trust人類遺傳病中心研究腫瘤分子遺傳學,1998-2004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外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04年5月至今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

醫學建樹

王振軍教授擅長胃腸道腫瘤和肛門直腸良性疾病的綜合治療,特別在胃癌、結直腸癌、低位直腸癌保肛、肛瘺和痔治療等方面頗有建樹,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1)在國內最早開展直腸癌內括約肌切除術(ISR手術)用於低位直腸癌的保肛手術,並創新性地設計了保留部分齒狀線的內括約肌切除術,可以更好地保留肛門功能。對於傳統觀點認為無法保留肛門的、癌下緣距離齒狀線≤2cm的早期低位直腸癌,提供了一種保留肛門的術式,且肛門功能良好。目前該手術已經在國內廣泛開展。

(2)對於確實無法保留肛門的低位進展期直腸癌,在國內率先開展柱狀腹會陰聯合直腸癌切除術(柱狀APR、Cylindrical APR、ELAPE),柱狀APR手術充分的切除了癌周圍的組織,保證了局部切除的根治性,降低了術後復發率,當前的研究認為該術式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該研究的初步報告結果在2012年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年會上宣讀。近年來針對經典柱狀APR手術的固有缺點,提出了個體化柱狀APR(個體化ELAPE)的術式,在降低術後併發症的同時,提高了患者預後;

(3)創新性地利用同種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材料(ADM)填塞治療簡單和複雜性肛瘺,該療法具有痛苦輕、操作簡便、癒合快(2周)、不損害肛門功能、花費與傳統療法相當,病人易於接受的優點。

(4)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LIFT-plug技術治療肛瘺,該技術也是一種微創的肛瘺治療手段,在減少病人創傷和痛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肛瘺的治癒率,該研究初步報告也被2012年的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年會接受。

(5)在國內開展胃腸道遺傳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並對我國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進行致病基因檢測,發現了一些新的基因突變位點,總結了其臨床病理和基因突變特點,提出了這些疾病的診斷要點、治療原則等。

(6)對痔的發生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痔是人類最常見但認識又最模糊的疾病,王振軍教授對痔的發病機制,如正常肛墊的破壞機制、肛墊微循環調節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承擔國家青年863計畫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六項、國家教育部課題兩項等十餘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2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統戰系統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個人,2008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參編《外科學(英文版)》等醫學專著七部,在國內外核心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J Pathol》、《Br J Cancer》、《J Med Genet》、《Am J Pathol》、《J Am Coll Surg》、《Dis Colon Rectum》、《Am J Surg》、《Colorectal Dis》、《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和《Hepatogastroenterology》等SCI雜誌收錄十餘篇。獲得發明專利9項。

沙烏地阿拉伯館總設計師

基本簡介

王振軍,男,生於1965年1月17日,河南安陽市人,研究員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國電子工程院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總建築師;北京時空築誠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總建築師;1998年榮獲本年度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2005年被評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上海世博會沙烏地阿拉伯館“月亮船”總設計師。

學術簡歷

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生於1965年1月17日

1986年獲湖南大學建築工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兩年;

1991年獲湖南大學建築系工學 碩士學位;

1991年至今在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工作;

現任 ·中國電子工程院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總建築師;

北京時空築誠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築師;

劉榮廣伍振民中電設計諮詢(北京)有限公司(香港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與中國電子工程院設計院的合資公司)董事;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

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會員號為:e420007418s·

北京市工程設計評標專家庫專家

中國電子工程院設計院集團公司職稱評定委員會建築專業專家組組長

學術獎勵

作品1:鄭州市科技館與博物館方案 — 榮獲全國八大高校參加的設計競賽·首獎;

作品2:北京新世界中心一期工程 — 榮獲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築稱號;

作品3: 三亞山海天大酒店工程 — 榮獲海南省2001年度優秀設計一等獎及建設部優秀設計三等獎(該作品刊登在《Architecture China》雜誌第一期);

作品4:上海浦東軟體園一/二期工程 — 榮獲信息產業部2000/2004年度優秀設計一等獎;

作品5:首都機場新塔台 — 榮獲信息產業部2006年度優秀設計一等獎;

作品6:“上海國家軟體出口基地(浦東軟體園三期)概念規劃設計” 競賽榮獲國際競賽首獎。

作品7:首都機場東區塔台—榮獲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信息產業部2008年度優秀設計一等獎。

人民交通出版社副社長

人物簡介

王振軍,漢族,1968年11月出生於黑龍江海林,中共黨員。

1992年畢業於長安大學(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

長安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碩士研究生學歷,編審。

個人履歷

歷任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車圖書編輯部副主任、主任。

北京金飛圖書發行中心經理;

2009年8月任人民交通出版社副社長。

2009年人社部、交通部授予“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學院教授名錄

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前身為創建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的採礦科,學院現有教職工89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4名,副高職稱教職工28名,博士生導師24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