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品
著有詩集《飛向明天》、《繭花花》、《我們上路了》,兒童小說集《比比誰的心靈美》,散文詩集《月光下的金草帽》、《十七歲的天空》,散文集《瀟瀟灑灑二十年》、《愛的筆記》,評論集《步入散文與詩的天國》,報告文學集《女人的歸宿》等。
相關作品:
書名:瀟瀟灑灑二十歲
作者:王慧騏著
ISBN:7-5006-0711-3
價格:
發行地:北京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0.9
頁數:216頁
開本:19厘米
一般附註:王慧騏(1955~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等。
其中作品《我們上路了》被北師大版語文學習教科叢書六年級下冊收錄為8單元第一課、總22課“告別童年”的第一篇課文,被語文s版教材六年級下冊收錄為第二十八課(最後一課)。
相關作品:
書名:瀟瀟灑灑二十年
作者:王慧騏著
ISBN:7-5006-0711-3
價格:
發行地:北京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0.9
頁數:216頁
開本:19厘米
一般附註:王慧騏(1955~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
我們上路了(已選為北師大版教科書國小六年級8單元告別童年第三課)
《我們上路了》
王慧騏
剛剛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兒,
剛剛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紅,
剛剛才撿到一張很小的郵票,
貼上那隻很大很大的信封。
風剛剛從那林子裡走出來,
扛一面很艷的旗子抖著威風。
喔,不管大人們怎么說,
反正我們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
我們的腳印也許歪歪扭扭,
我們的膝蓋也許被石塊磕腫。
也許會有驟起的風暴把我們拋入崖底,
也許會有虛幻的風景迷惑我們的眼睛。
所有美麗和殘酷的故事
都可能上演,都可能發生,
也許就在今天夜裡,
也許就在明天早晨。
假如因為這些我們就退回去,
退到爸爸媽媽們溫熱的懷中,
那我們還能算什麼呢?
還不如趴下來做一隻狗熊,
一隻供人觀賞的狗熊!
喔,既然注定了我們得邁出雙腳,
既然注定了我們只能往前挪動,
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寸,甚至更少,
只要是在行進,那我們就不會臉紅。
沒有退路,人生的車站不售返程車票,
沒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會往回流動。
走下去,前面有相思鳥,有金孔雀,
走下去,前面有橄欖樹,有曼陀鈴。
風來吧,雨來吧,雷鳴電閃都來吧,
那一條條被我們用腳踏出來的路,
才是我們每個人留在這世上的真正姓名。
教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達了當代少年兒童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不斷奮進的心聲。
這是一首現代詩歌,篇幅不長,韻律較自由,不拘於一格。全詩有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兩句八行,第二小節四句十三行,第三小節三句十一行。
本篇詩歌文字淺顯,大部分詩句的意思學生可以自己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只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指導、點撥。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從整體上感受體會詩歌表達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3、嘗試簡單的詩歌創作。
教學手段:
朗讀激發情感,個體交流深入理解。形式自由,內涵開放。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單元主題)
老師指著黑板上的板書“告別童年”,請同學們讀一遍;再讀——談談感受;接著輕輕地讀“告別童年”,說出你的感受(輕輕地讀,仿佛無比留戀,童年往事一一浮現。童年是一副畫,每張畫的內容都不一樣,無所不有;童年是一首歌,鏇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再大聲地讀出來,你的感受又是什麼?(自豪的、滿是憧憬)。
師小結:是啊,我們就要告別童年,成為少年了。我們的雙手變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儘管路上會有風雨飄搖,但不管怎么樣,我們上路了!
齊讀課題:第28課《我們上路了》;提問:“我們”是指誰呢?(你,你們,所有與大家一同成長的告別童年的孩子們。)
指導讀課題:充滿豪情,意氣風發地讀;站起來讀,師引導:我們上路了,歡欣鼓舞;(幻燈放映)讓學生接橫線上的詞。(我們上路了,
激情滿懷 ;我們上路了, 滿心歡喜;我們上路了, 風雨無阻;我們上路了, 義無反顧……)
二、學習課文
1、帶著感情,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歌,藉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隨手做批註。
談談你的認識和收穫。(發言自由不限)
師講解:全詩分三小節,第一小節兩句八行。
提問:第二小節、第三小節分別是什麼樣的呢?(第二小節四句十三行,第三小節三句十一行。)
小結:現代詩的特點——形式是自由的,內涵是開放的。只要心有所感,誰都可以進行詩歌創作。
2、指名學生分小節朗讀全詩,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
學生通過朗讀知道
第一節:雖然我們很稚嫩,但我們還是上路了;
第二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後退;
第三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要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
說說為什麼喜歡這一小節。
(註:學生有可能按著小節順序逐一解讀,但也有可能打亂順序,需靈活處理。學生提出第幾小節,當隨機學習第幾小節。)
4、學習第一小節
“剛剛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兒,
剛剛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紅,
剛剛才撿到一張很小的郵票,
貼上那隻很大很大的信封。
風剛從那林子裡走出來,
扛一面很艷的旗子抖著威風,”
美美地讀,優美流暢、充滿詩意地朗讀。可排序讀,指名讀等。同時指出“剛剛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兒, 剛剛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紅, 剛剛才撿到一張很小的郵票,”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在詩歌中用得非常普遍。指名讀,提問:在這一句中,這些事物象徵著什麼呢?(我們稚嫩的人生之旅,我們才剛剛起步的人生之路。)啟發:除此之外,還有相應的事物也能代表我們人生的剛起步。
學生通過思考,得出
剛剛露出小半張臉的朝陽,
剛剛抽出新芽的樹苗,
剛剛展翅欲飛的雛鷹
……
學生再讀。提示: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呢?(美好、充滿希冀的)
師:你能用你的朗讀啟發其他同學嗎?最後,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沒有統一答案,合理即可。)
“喔,不管大人們怎么說,”
師:平時爸爸媽媽嘮叨嗎?都嘮叨些什麼?你怎么對待?
老師可以和同學配合表演一下:早晨,要上學了,臨走時,媽媽會說些什麼?你怎樣回答?(體會父母對孩子的呵護,體會自己要擺脫束縛、要獨立的心情)
讓學生接著體會下一句:“反正我們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應該讀出什麼感情?(自豪、驕傲、擺脫了束縛的快樂……)
理解完了詩歌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要求學生讀出詞語的意思,讀出句子的感情色彩。指名讀,讓學生點評。
師(總結):記住,他讀得好的地方,下次,你也那樣讀;他讀得不夠的地方,你要加以改進。
最後齊讀第一小節。在最後一句運用輪讀的方法激發情感,“反正我們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上路了——上路了!”
5、學習第二小節
師範讀,生思考: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些地方?劃出來,做上批註。
學生自由讀,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批註。
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見解。師引導:結合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驟起的風暴”“
虛幻的風景”,你認為是什麼呢?是什麼讓我們的“腳印也許彎彎扭扭”“ 膝蓋也許被石塊磕腫”?
指出,在這裡依然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突然之中的家庭變故,考試的不如意,與朋友的矛盾,來自其他的誘惑等。談得越細緻表明理解越深入。)請一位同學讀,提示:就在他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他面對這種情況時的態度。再找人讀,強調:你是什麼態度就可能會讀出什麼語氣來。(要稍微深沉、穩重的。)
師:這樣,我們就要趴下,做一隻供人觀賞的狗熊嗎?這句話你應該怎樣讀?(嘲笑的)
引導學生自由談論,當你遭遇打擊、困難時,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會怎么樣去處理?
(師在此引導激發)不,絕不,絕不趴下!(幻燈放映)再大的風雨,我跌倒了,也要爬起來;再大的困難,挺過去 ,
會重見一片光明的前景;再大的煩惱,絕不沉迷 , 永不放棄;
6、學習第三小節
承接學生的滿懷豪情,齊讀第三小節。
“喔,既然注定了我們得邁出雙腳,
既然注定了我們只能向前挪動,
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寸,甚至更少,
只要是在行進,那我們就不會臉紅。
沒有退路,人生的車站不售返程車票,
沒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會往回流動,
走下去,前面有相思鳥,有金孔雀,
走下去,前面有橄欖樹,有曼陀林。
風來吧,雨來吧,雷鳴閃電都來吧,
那一條條被我們用腳踏出來的路,
才是我們每個人留在這世上的真正姓名。”
指名讀,排序讀,分組讀,指導情感的處理。
“前面有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這句,教師指出:這句也運用了象徵的手法。讓學生結合小資料進行理解。(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金孔雀:象徵事業的成功;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嚮往;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調的生活。)
“那一條條被我們用腳踏出來的路,才是我們每個人留在這世上的真正姓名。”談談自己的理解。師總結:所謂的真姓名,正如同學們所說,是不虛度年華,不浪費光陰,是腳踏實地做高尚的事,做有價值的事!
師讓學生從這小節中找到一個關鍵字語。(走下去)
師:人生之路,你準備怎樣走下去?
讓學生按照 “人生之路, 尋找正確的方向走下去 ;人生之路, 昂首闊步腳踏實地走下去 ;人生之路, 無怨無悔高尚地走下去
;……”的形式說一說。
師:說得真好!說得人心情激盪,說得人鬥志昂揚!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吧!
全班集體朗讀最後一小節。
教師選出幾名領誦的學生,全班學生齊誦最後兩句。
7、回顧全文、拓展
配樂朗讀全詩。
配樂朗讀我們三次做成的填空題,一首小詩就出來了。“我們上路了……再大的風雨……人生之路……”
師總結:這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們將要告別父母,告別呵護,告別童年,獨自“上路了”。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踩出來,成長途中可能會遇見美麗也可能會有挫折,但我們不能因此而畏縮不前,要勇往直前,開闢屬於自己的獨特的人生之路。在本節課的最後,老師想送你們一句詩,希望這句詩伴隨著你們走向寬廣的人生之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獲獎記錄
報告文學《關於中小學生流失的報告》獲1988年-1989年京滬寧穗邕少年報告文學大獎,散文詩《我永遠屬於未知》獲全國首屆散文詩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