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1641)五月,廷臣率副總兵江翥、副將饒勛在松山城北岡殺清軍騎都尉旦岱、參領彰庫善、三等侍衛博朔岱。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將夏承德為內應,城陷,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投降,
廷臣、曹變蛟以及副總兵江翥、姚勛、朱文德遼東巡撫邱民仰等文武官員,加上有守城官校及兵卒萬餘人,全部就地處死。
王廷臣(?—1642年),明末遼東總兵。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洪承疇率曹變蛟、白廣恩、吳三桂、王廷臣赴寧遠,三月間,大兵雲集寧遠。
崇禎十四年(1641)五月,廷臣率副總兵江翥、副將饒勛在松山城北岡殺清軍騎都尉旦岱、參領彰庫善、三等侍衛博朔岱。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將夏承德為內應,城陷,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投降,
廷臣、曹變蛟以及副總兵江翥、姚勛、朱文德遼東巡撫邱民仰等文武官員,加上有守城官校及兵卒萬餘人,全部就地處死。
遼東經略,明代官職,主管軍事。
前言 遼東局勢 帝國戰略 全遼功略 戰爭準備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漢族,湖廣江夏人,明末將領,萬曆進士,楚黨。由推官擢御史,巡按遼東。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歷史評價 史書記載 後世紀念王廷臣(?—1642年),我國歷史時期人物,是明末遼東總兵。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相關爭議 後世紀念。魏忠賢向皇上大力舉薦滿桂做遼東總兵,滿桂特意給他送來厚禮,魏忠賢...,內閣大學士孫承宗還讓袁崇煥去見工部少詹事徐光啟和前遼東經略熊廷弼,徐光啟...和現任遼東經略王在晉,滿桂埋怨他來得太晚。對他橫加指責。孫靈汐回家向孫承...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幕後製作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相關爭議 後世紀念遼東三傑: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他們都是明末軍事統帥,在大明王朝在遼東抗擊後金入侵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傑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為:遼東三傑
熊廷弼 孫承宗 袁崇煥明末遼東有三袁,袁崇煥、袁可立、袁應泰,後人稱“武三袁”。
歷史淵源 袁崇煥 袁可立 袁應泰《明清易代1:大明叛臣》是《明清易代》系列的第一本,從努爾哈赤起兵開始寫起,一直到其與明朝決裂為止,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六年。努爾哈赤的先祖為明朝的“看邊小...
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