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15章,作者以馬克思主義認識淪為指導,在廣泛研究了王廷相的歷史文獻基礎上,對於他的經濟、政治、科學、哲學、文學等各方面的思想及在其淵流和歷史背景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既概括了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也指出了其不足之處和歷史局限性。作者認為,在當時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中,王廷相勇於正視社會矛盾,提出了“藏富於民”的經濟思想和“犁革積弊”的政治思想,試圖限制土地兼併,以推進社會生產、拯救社會危機,但歸根到底是封建地主階級自我反思的表現。科學思想方面,作者總結了王廷相在天文、地理、生物上所提出的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如對地球及其地質結構的探討,對生物與環境關係的研究等等,並對其思想形成原因進行了探討。哲學上,深入分析了王廷相的“元氣”思想,論述了“元氣之上無物”的宇宙觀;同時還分類介紹了“陰陽相待”特別是“賓主偏盛”的辯證法思想;“天人交勝”的無神論;。知行兼舉”的認識論;“動靜交養”的道德觀;“道無定在”的歷史觀等。特別在人性方面,作者從性和氣、性和道\JL,和性情、性和習四個方面出發,不僅指出了“性氣相資”的人性論的高明之處,還分析了他的思想的淵源和不足之處、而對其“文以載道”和“詩貴意象”的文藝思想,則從當時的具體歷史背景著手,通過對其文論、詩論、樂論的具體論述,再現了王廷相系統的文藝理論。通過這些論述,使讀者對王廷相的學術思想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對其在宋明理學鬥爭中所飾演的角色,對於他在中國哲學史中的地位,有一個鮮明印象。
本書在附錄中列有王廷相詳盡的年譜。總之,本書細緻分析了王廷相的理論貢獻和歷史地位,是一部研究王氏學術思想和中國哲學史的有價值的著作。該書是作者在另一著作《王廷相生平學術編年》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的結果,一是。論”,一是“傳”,可以稱為姊妹篇。
出版信息
中華書局1990年版,27.1萬字,責任編輯:嚴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