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寶秀王家沖村鎮
村情概況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18.02%;畜牧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12.6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0頭,出欄肉牛8頭);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7%;第二、三產業收入43萬元,占總收入的38.74%;工資性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27.92%。農民人均純收入153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
工收入3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2人(占勞動力的34.95%),在省內務工65人,到省外務工7人。基礎設施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3戶通自來水,有83戶通電,有8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7.59%和97.5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5戶(分別占總數的97
.59%和54.22%)。該村到寶秀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輛,農用運輸車1輛,機車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0畝,有效灌溉率為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貴州省畢節市西南部朱昌鎮王家沖村
王家沖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西南部朱昌鎮,距市區19公里,有6個村民組558戶2468人,耕地2435畝。王家沖村在2006年被列為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以來,以控制人口數量過快增長為突破口,積極開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試驗,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以敬老院的建
設為載體,推進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以興辦“農家樂”為平台,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以糧、煙、畜、特產業為支撐,調整產業結構。該村緊緊圍繞夯實農業基礎、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推進扶貧開發這一主題,投入資金608.01萬元實施煙水配套工程,輻射6個村24個組,覆蓋6060畝土地,建立中心樣板900畝,受益菸農達13700餘人,當年,煙水配套工程點受益區菸葉產量達37.5噸以上,創產值39萬元。同時,利用新農村建設貼息貸款啟動資金5萬元,貼息貸款76萬元扶持農戶實施種植業和養殖業,改造圈舍2900平方米,發展養牛600頭、豬1150頭、鴨和鵝3000隻;建成日本砂梨基地500畝、艷紅桃基地200畝、秋錦梨基地200畝、板栗基地50畝、大白蘿蔔基地150畝,在穩定糧煙生產的基礎上,著力提高科技含量,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鄉村旅舍的興建、休閒山莊的創辦、經果林基地的建設、煙水配套工程的實施,激發了民眾新農村建設的激情。如今,走進王家沖村八仙洞村民組,青磚碧瓦的民居格外引人注目,村民房前屋後花池中的鮮花爭相綻放,經過精心綠化、美化過的庭院令人賞心悅目,寨前的田壩中,作為青少年動手活動基地的幾個科技大棚內瓜果飄香,整個村寨里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環境美化了,許多人家在上級旅遊部門的指導下,開始興辦“農家樂”,僅2006年10月,八仙洞組就有13戶人家爭取到市旅遊局掛牌的鄉村旅遊定點接待單位。2006年,朱昌鎮投入資金7萬元在八仙洞邊的河堤上修建了2座水上娛樂廳,並作出“5年不收取承包費用”的規定,將水上休閒娛樂廳無償提供給八仙洞組的村民聶紹鼎經營。原來在寨子中開辦“農家樂”的聶紹鼎得到了這樣優惠的政策後,又投入資金近8萬元辦起了水上農家,使水上農家建設面積達到300多平方米,生意十分火暴。今年6月14日,王家沖村當地人鄧軍創辦的聚源莊正式開業,清一色的竹樓、地道的家常菜、幽雅的環境、典雅的風格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休閒娛樂。隨著“農家樂”接待遊客的增多,八仙洞組及周邊村寨的雞、鴨、豬等禽畜和蔥、蒜等蔬菜直接銷往“農家樂”,帶動了區域庭院經濟的發展。
王家沖村結合村情和地域特徵,合理調配各種資源,實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有效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質。重點對二女結紮戶和獨生子女戶進行幫扶,為15戶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結紮戶硬化院壩750平方米、串戶路360米。為了改變“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等傳統生育觀念,朱昌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30餘萬元,將原宋伍鄉辦公樓改修為敬老院,該敬老院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院內設有床位50個,配套建有食堂、澡堂、娛樂室、健身房、衛生間,床鋪被子嶄新整潔、冰櫃冰櫃一應俱全,現代化的設施設備舒適溫馨。該敬老院建成後,可解決王家沖村及鄰村50名孤寡老人的生活、居住、保健和娛樂等問題,使老有所養工程落到實處,並有力助推了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在該村的開展,真正實現了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從量的控制到質的提升。
王家沖村“少生快富、養老保障”行動迅速,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成效明顯:人口出生率從1988年的21‰下降到2007年的7‰,符合政策生育率從1988年的72%上升到2007年的94%,人均純收入從1988年的520元上升到2007年的2610元。享受國家獎勵扶助政策的有3人,享受地方優先優惠政策的有22戶82人。
3、雲南省楚雄市子午鎮雲龍村王家沖村
村情概況王家沖村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市子午鎮雲龍村委會 ,屬於壩區。位於子午鎮東邊,距離 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政府8公里,國土面積0.22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21.3℃,年降水量825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84.76畝,其中人均耕地1.18畝;有林地568.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戶,有鄉村人口91人,其中農業人口91人,勞動力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自然資源該村位於子午鎮東邊,距離子午鎮8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和柏油路。全村耕地總面積84.762畝(其中:田34.746畝,地50.016畝),人均耕地面積1.18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作物。擁有林地568.8畝。基礎設施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18戶通自來水,,有1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8.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1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17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7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2 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 53.1 %;畜牧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5.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8頭,肉牛16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 0%;林業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 1.6%;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 9.4%;工資性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261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在省內務工7人。雲南省宣威市倘塘鎮王家沖村
村情概況王家沖村隸屬於倘塘鎮松林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倘塘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37公里,。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2350米,年平均氣溫11.5 ℃,年降水量98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837.74畝,其中人均耕地3.42畝;有林地2300畝。全村有農戶46戶,有鄉村人口246人,其中農業人口239人,勞動力13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4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農村經濟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4.3萬元,占總收入的64.77%;畜牧業收入15.8萬元,占總收入的10.8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5頭,肉牛32頭,肉羊79頭,禽類452隻);林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0.96%;第二、三產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9.75%;工資性收入12.1萬元,占總收入的8.31%。農民人均純收入2361外出務工收入12.1,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2占勞動力的4.47。
基礎設施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未通自來水,有46戶飲用井水,有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67%)。有4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17.78%和13.3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4輛。
全村建有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22戶。耕地有效灌溉率為14.6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5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王家沖村
村情概況王家沖村隸屬於龍場鎮龍林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 龍場鎮北 邊,距離龍林 村委會1公里,距離龍場鎮11 公里,不是 龍林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0.614 平方公里,海拔 2030米,年平均氣溫 12.7℃,年降水量950 毫米,適宜種植玉米 等農作物。有耕地248.56畝,其中人均耕地1.4 畝;有林地531.0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4 戶,有鄉村人口180人,其中農業人口179人,勞動力11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1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3.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4.64元。該村屬於 (貧困村或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產業及勞務產業 為主。
農村經濟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3.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06萬元,占總收入的31.13 %;畜牧業收入22.58 萬元,占總收入的 24.1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頭,肉牛3 頭,肉羊 10頭);漁業收入0 萬元,占總收入的0 %;林業收入0.33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38.32萬元,占總收入的41.05%;工資性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1.49 %。農民人均純收入2544.64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產業及勞務產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3人(占勞動力的18.33 %),在省內務工29 人,到省外務工4人。
基礎設施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 、通 電、通 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54戶通自來水,有0 戶飲用井水,有5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4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0%和87.0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戶(分別占總數的53.7 %和48.14%)。該村到龍場鎮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 0輛,機車1 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 戶;建有小水窖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 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4 畝,有效灌溉率為 1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57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14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