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壩精神

王家壩精神是“舍小家、為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軍民團結、乾群同心的同舟共濟精神;就是尊重規律、綜合防治的科學治水精神。”

王家壩精神的淵源

王家壩精神 王家壩精神

王家壩位於淮河中上游分界處。這裡不但有被譽為“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還有庫容7.5億立方米的淮河濛窪蓄洪區,在淮河防汛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53年建閘以來的12個洪水年份里,王家壩共開閘蓄洪15次,蓄洪區內近16萬人口1.18萬畝耕地反覆化為一片汪洋。正是王家壩人的無私犧牲和奉獻,換來了整個淮河流域的安瀾。正如總理所言,“王家壩精神”是王家壩幾代人努力奮鬥積累的寶貴財富,是淮河兒女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王家壩精神的提煉

2009年上半年,阜陽市的領導在一次會議上提出:蓄勢待發的阜陽,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王家壩精神”和“農民工精神”正是阜陽精神的集中體現,提煉好,推介好,可以對外樹立阜陽良好形象,提升阜陽的美譽度。

據此,阜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於2009年11月在全市迅速開展了“王家壩精神”、“農民工精神”表述語公開徵集活動。一時間,廣大民眾積極回響,討論、提煉“王家壩精神”、“農民工精神”已成為一場塑造阜陽文化品牌、凝聚發展信心的社會行動。

王家壩精神的形成

2010年月24日,溫家寶總理到阜南縣王家壩鎮,檢查指導防汛抗洪工作。在匯報會上再一次提到了王家壩精神。他說, “王家壩精神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軍民團結、乾群同心的同舟共濟精神;尊重規律、綜合防控的科學治水精神。”溫家寶說,我多次來王家壩,對這四個方面深有體會。至此,王家壩精神被溫總理精煉提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