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辭妾

王安石辭妾

本文選自北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 ,顯現了王安石的高尚人格:為人仗義,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原文

王荊公①知制誥②,吳夫人為③買一妾,荊公見之④,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執事左右。”安石曰:“汝誰氏⑤?”曰:“妾之夫為軍大將⑥,督運糧⑦而失⑧舟,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⑨。”公愀然⑩曰:“夫人用錢幾何⑪得汝?”曰:“九十萬。”公呼其夫,令⑫為夫婦如初,盡以⑬錢賜之。

(選自北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 )

注釋

王荊公:即王安石,因封荊國公,故又稱王荊公。

知制誥:職官名稱,掌握為皇帝起草詔書之事。

為:給,替。

之:代指人,這裡指小妾。

汝誰氏:你是誰家的。

軍大將:指軍中官員。

督運糧:指監督運米。

失:沉、翻。

償:償還,賠償。

愀然:感傷的樣子。

幾何:多少。

令:命令、讓。

以:把,拿,用。

1.

王荊公:即王安石,因封荊國公,故又稱王荊公。

2.

知制誥:職官名稱,掌握為皇帝起草詔書之事。

3.

為:給,替。

4.

之:代指人,這裡指小妾。

5.

汝誰氏:你是誰家的。

6.

軍大將:指軍中官員。

7.

督運糧:指監督運米。

8.

失:沉、翻。

9.

償:償還,賠償。

10.

愀然:感傷的樣子。

11.

幾何:多少。

12.

令:命令、讓。

13.

以:把,拿,用。

譯文

王安石升職為知制誥,吳夫人為他買了一個小妾,荊公見到說:“這是誰?”那女子說:“夫人讓我在您身邊侍奉您。”王安石說:“你是誰家的?”那女子說:“我的丈夫是軍中官員,監督運米時船沉,家中財產全部用盡(用來賠償)還不夠,還要賣了我來補償。”王安石傷感地說:“夫人花了多少錢買你?”女子說:“九十萬錢。”王安石叫來她的丈夫,讓那對夫婦和好如初,把錢全賞賜給他們。

文言知識

說“物”。“物”指事物,古今相同。但它又指“人”,這是要特別注意的。上文“何物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東西”,而問“什麼人呀”。“物”即人。“物化”、“物故”均指人死;“物論”、“物議”均指遭人議論;“物望”即眾望,如“物望所歸”。成語“待人接物”中的“接物”,即“待人”;小說中的“人物”即人。

賞析

王安石為知制誥在嘉佑六年(1061),當時他的諸弟皆已成立,家中負擔不象過去那么重了,當時他還任工部郎中、糾察在京刑獄,官職與俸祿都有提升,已經步入社會上層了,因此賢惠的吳夫人也想讓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會的待遇,偷偸為他買了一個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當時既無姬妾,又無丫環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現一個陌生的年輕女子非常吃驚,忙問她是什麼人。這一女子告訴他是夫人令其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又問她姓氏家世,何以至此,她則答稱本為軍中大將之婦,由於丈夫運米失舟,按照規定必須陪償,結果用盡全部家產也不夠,只好將她賣掉抵債。王安石對她的悲慘境遇十分同情,又問夫人用多少錢將她買來,她言是九十萬。這個數字對於王安石來說也不算小,他卻將這一女子的丈夫喚來,令其夫婦相聚如初,並將九十萬盡賞他們。
王安石奉還夫人又送錢,可稱得上是一件大功德,這種行為和品格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他的道德可以說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的士大夫的道德水平,雖不能說是驚世劾俗,也算得上迥出群儕了。
王安石不好聲色、不愛官職、不殖貨利,近乎無欲,並不是由於他心如死灰,事實上他是一個感情豐富、性格開朗、風趣幽默的人。他的無欲既出乎天性、又是嚴格自律的結果,他也並非為無欲而無欲,而是為了克服人性本身的弱點,進入一個真正的自由境界。

相關練習

題目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夫人令執事左右

②家資盡沒猶不足

③盡以錢賜之

④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

⑤夫人用錢幾何得汝?

比較文中的兩個“妾”。

①“吳夫人為買一妾”中的“妾”是指( );

②“妾之夫為軍大將”中的“妾”是指( )。

這則故事說明王安石具有()品質。

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夫人令執事左右

②家資盡沒猶不足

③盡以錢賜之

④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

⑤夫人用錢幾何得汝?

2.

比較文中的兩個“妾”。

①“吳夫人為買一妾”中的“妾”是指( );

②“妾之夫為軍大將”中的“妾”是指( )。

3.

這則故事說明王安石具有()品質。

參考答案

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

②家中財產全部用盡還不夠

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

④家裡的錢全部賠上了還不夠,又要賣了我來償還。

⑤夫人花了多少錢買你?

①小妻

②我(女子自稱)

為人仗義,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1.

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

②家中財產全部用盡還不夠

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

④家裡的錢全部賠上了還不夠,又要賣了我來償還。

⑤夫人花了多少錢買你?

2.

①小妻

②我(女子自稱)

3.

為人仗義,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王安石介紹

概述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遼寧大學中文系教授畢寶魁隨筆《王安石頌》

我思古人,安石荊公。舉世淫糜,獨守古風。一不愛官,摒棄虛榮,六上札子辭相,事業人氣最隆。二疏不能專美,有異梅福淵明;二不愛財,清廉骨梗,浩然正氣凜凜,羞煞古今蠹蟲;三不愛色,絕無緋聞,妻買美人辭去,不同賈充玄齡。千古知己,梁氏任公。一言判斷善惡,三代以來完人。唯仁者能好人,聖人所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