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著作
他出版專著有12部、發表論文70餘篇,在同一代學者中是一位佼佼者。主要代表著作:專著《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論》、《甲骨學通論》等,論文《商代的馬和養馬業》、《殷人寶玉用玉及對玉文化研究的幾點啟示》、《邢台西周甲骨的新發現及對周原卜辭行款走向的再認識》等。
獲得榮譽
參加編輯之《甲骨文合集》多次獲院、國家級獎勵,參加之《中國政治制度史》獲院第一屆優秀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參加之《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獲院優秀科研成果獎、第三屆國家圖書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參加之《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獲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參加並總審校之《甲骨文合集釋文》獲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參加並主編之《甲骨學一百年》獲“五個一工程”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等,主編之《甲骨文精粹選讀》獲河南省教委文科著作二等獎等。是安陽、鄭州、洛陽、邢台、桓台、南昌、廣漢三星堆等地多次召開大型甲骨學殷商史國際學術會議的主要組織者之一。他首先對甲骨學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總結研究,出版了《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甲骨學通論》、《甲骨學一百年》等論著。特別是《甲骨學一百年》(與楊升南等合著),是一部長達123萬多字的鴻篇巨作。全書分作十五章,全面論述了甲骨文發現、發掘和研究的歷史及利用甲骨文資料研究商史的成果,是甲骨文發現100年來,甲骨學商史研究集大成的著作。
王宇信先生充分運用大量出土的甲骨文資料對殷商史探索研究,從商代的田獵、戰爭、職官、制度到殷商時期的中國社會政治、地理、國家政權和農業生產等方面涉獵廣泛,且都取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他主持的科研攻關項目《甲骨學一百年》是甲骨文發現100年來的標誌性成果,《甲骨學一百年》分為三大部分,內容包括《甲骨學一百年》、《甲骨文合集補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等。王宇信先生還出版有《甲骨學通論》一書,是全面系統地研究總結甲骨學理論的一部力作。
2011年當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個人實際
應邀於1990年去美國洛杉磯、1997年及1998年去香港地區、2001年去中國台灣地區、1996年及2002年去韓國漢城等國家和地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應邀於1997年去台灣師範大學、2001年去韓國大真大學、2002年去日本駒澤大學訪問或任客座教授,並在多所大學演講甲骨學或殷商考古。此外,是安陽、鄭州、洛陽、邢台、桓台、南昌、廣漢三星堆等地多次召開大型甲骨學殷商史國際學術會議的主要組織者之一。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王宇信先生是當今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甲骨學大家。
論著目錄
關於江蘇銅山丘灣商代祭祀遺址(陳紹棣、王宇信),文物,1973年第12期
商品貨幣與殷商奴隸制(賈谷文,即楊升南、王宇信、張永山),考古,1976年第1期
試論殷墟五號墓的婦好(王宇信、張永山、楊升南),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釋“九十”,文物,1977年第12期
關於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探討的幾個問題,大汶口文化討論文集,齊魯書社,1979年
甲骨文田獵之“田”不能與農田的“田”字混讀,北方論叢,1979年第3期
試論殷墟5號墓的年代,鄭州大學學報,1979年第2期
周代的甲骨文,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3期
甲骨學三十年與我國甲骨文研究的展望,鄭州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
考古報告《侯馬盟書》的特色,考古,1980年第1期
商代的馬和養馬業,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1期
試論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人文雜誌,1980年第2期
周原卜辭選釋(李學勤、王宇信),古文字研究第4輯,1980年
試讀《安陽市博物館藏甲骨文字》,中原文物,1981年第3期
西德、瑞士藏我國殷墟甲骨文考辨,人文雜誌,1981年第3期
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3月
甲骨文貞人“專”時代的審定,甲骨探史錄,三聯書店,1982年
郭沫若與甲骨文合集,學習與研究,1982年第6期
試論子漁其人,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4期
西周史話,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1月
殷墟象坑的發現和商人服象的再探討(合著),甲骨探史錄,三聯書店,1982年
商代職官概述,文史知識,1983年第11期
西周甲骨的發現與研究,史學月刊,1983年第1期
西周職官概述,文史知識,1983年第12期
甲骨文與殷商史1—3輯(胡厚宣、王宇信),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1991年8月
大放異彩的地下“檔案庫”——漫談甲骨文,文物天地,1984年第5期
關於殷墟甲骨文的發現,殷都學刊,1984年第4期
西周甲骨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4月
殷墟甲骨文基礎七講(仁言),殷都學刊,1985年第1—4期
鉤深致遠,闡幽發微,社會科學評論,1985年第11期
西周甲骨發現和研究的幾個階段並談周原出土的商人廟祭甲骨,(美)古代中國,1986年第2期
西周甲骨述論,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1986年
偃師商城的研究,1985年中國百科年鑑,1986年
讀甲骨文與甲骨書法,鄭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一本最科學的甲骨著錄,人文雜誌,1987年第3期
試論周原出土的商人廟祭甲骨,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周原出土商人廟祭甲骨來源芻議,史學月刊,1988年第1期
周原甲骨刻辭行款的初步分析,人文雜誌,1988年第3期
周原廟祭甲骨“冊”周方伯辨析,文物,1988年第6期
周原廟祭甲骨商王考,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2期
夏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光明日報,1988年8月10日
殷墟發掘開創了歷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國文物報,1988年9月9日
《史記》鯀、禹的失和鯀禹傳說的史影,歷史研究,1989年第6期
再論殷墟卜辭的命辭為問句,中原文物,1989年第2期
甲骨學通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6月
甲骨文精萃選讀(與楊升南等合著),語文出版社,1989年10月
試論郭沫若的甲骨學研究(上、下),郭沫若學刊,1991年第2期
武丁期戰爭卜辭分期的嘗試,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論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史學月刊,1992年第6期
試論原始社會的人材選拔,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論殷墟發掘的第一階段在我國考古學史上的地位,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
說“事”字,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西周(中國小通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12月
《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序,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夏王朝的軍事制度,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周原甲骨卜辭行款的再認識和邢台西周卜辭的行款走向,華夏考古,1995年第2期
金石學,國學綜覽,民眾出版社,1996年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王宇信、楊升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召公封燕”為巨觀武王說,北京建城3040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
甲骨文“馬”、“射”的再考察,香港第三屆國際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
甲骨文所見殷人寶玉用玉及幾點啟示,南中國及周邊地區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出土的意義,史學月刊,1999年第1期
《銅器曆日研究》序,銅器曆日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甲骨文“馬”“射”的再考索——兼駁馬、射與戰車配置說,出土文獻研究(五),科學出版社,1999年
甲骨文與殷墟,文史知識,1999年第7期
邢台新出土甲骨與西周甲骨研究,周秦漢唐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9年
《王懿榮集》序,王懿榮集,齊魯書社,1999年3月
《百年話甲骨》序,百年話甲骨,海潮出版社,1999年5月
甲骨文·甲骨學與甲骨學的科學界定——為甲骨文發現100周年而作,中國文物報,1999年6月9日
開闢中國學術研究的新紀元——論甲骨文發現在學術史上的地位,中國文物報,1999年7月21日
甲骨學一百年(王宇信、楊升南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8月
甲骨學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物報,1999年8月18日
甲骨文合集釋文(1-4冊)(胡厚宣主編、王宇信、楊升南總審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9月
甲骨學通論(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9月
山東桓台史家戍寧觚的再認識及啟示,歷史文獻第3期,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序《明義士和他的藏品》,明義士和他的藏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
殷人寶玉用玉及對玉文化研究的啟示,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
新中國的甲骨學研究,中國社科院院報,2000年5月18日
《河南大學與甲骨學》序,殷都學刊,2002年第2期
論甲骨學研究“全面深入”的新階段,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5-6期
新中國的甲骨學研究,韓國中語中文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秋風嶺上的“中”形碑,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2年3月26日
羅濟通門與古朝鮮的“三國演義”,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2年3月28日
消失了的伽耶古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2年4月18日
兩代學者盡心力,精益求精巨帙成,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2年10月22日
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王宇信、宋鎮豪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