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學仁教授](/img/b/271/cGcq5CM0EzX2czMyEDM3cTM2kTN5ITM5ETOwYzNwADMwAzMxAzL3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數學地質"之驕子
![王學仁](/img/1/33c/nBnauM3XzIjMzUzMxADO5UzN1QTM5YDN0UzNzQTNwAzMxAzLwg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王學仁認為,科學工作者應該有強烈的使命感,而數學的生命力是在實踐中。為了尋找到聯結二者的支點,王學仁把學科研究延伸到地質找礦的實踐中。他說,雲南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對礦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找礦工作也從地表逐步轉入地層深部,去尋找盲礦體。這意味著傳統的地質找礦方法已遠遠不能適應,必須用近代數學的方法建立模型,通過電子計算機來模擬礦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為礦產普查,勘探和開採提供定量的依據。為此,王學仁主動深入到礦區,學習地質知識,熟悉找礦規律,以尋找實現數學與地質學結合的突破口。他先後到過雲南的10多個礦區,和工人們一道風餐露宿,從識地圖、測數據開始,直到研究勘探程式,經過不懈地努力,王學仁掌握了地質找礦的規律,並堅持以地質找礦問題為對象,運用數學的理論進行系統的開拓,把數學與地質學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套“數學地質”的理論和計算方法,被譽為我國“數學地質”的創始人之一。他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數學地質”、“套用統計”、“異體點理論和套用”等課題的研究,這課題既有系統的理論創新,又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開創了我國套用統計的研究,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受到瑞典、法國、美國等國專家的高度評價。
真正的學術帶頭人不僅需要自己有很高的學術造詣,而且需要造就一批能超過自己的弟子。基於這一理念,王學仁始終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科前沿的創新精神,他最以為榮的就是已在國內外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統計學家。目前,王學仁儘管已70餘高齡,仍帶了4個博士生、3個碩士生,每周給本科生上4節課。“我沒有什麼愛好,只要條件允許,我就要繼續從事我的研究。”樸實的話語,透出這位畢生孜孜不倦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老科學工作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