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一、 “傅(全香)派”傳人,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工青衣,由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與胡佩娣、陳穎等傳授。
![王婕](/img/5/163/nBnauM3XwAjN4UzMzID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Q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物二、女,1972年生,漢族,中共黨員,副教授,教師支部書記,大理學院藝術學院聲樂教研室教師。
人物一
“傅(全香)派”傳人,1984年出生,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工青衣,由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與胡佩娣、陳穎等傳授。主要劇目《斷指記》、《梁山伯與祝英台》、《末代皇后》、《西施與范蠡》、《虞美人》、《情探》等。主演《范蠡與西施》獲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優秀劇目獎、“小蝶杯” 上海越劇新秀提名獎。
![王婕](/img/e/77b/nBnauM3XxQTN1kzMzID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Q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物二
人物簡介
女,1972年生,漢族,中共黨員,副教授,教師支部書記,大理學院藝術學院聲樂教研室教師。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音樂教育系聲樂專業,文學學士學位。主要承擔《聲樂》、《重唱與合唱》、《 聲樂作品賞析》、《聲樂發展史》等課程的教學。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學、民族音樂、音樂治療學、中國戲曲,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期間,師從於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朱以為教授系統地學習聲樂演唱的技巧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並從事音樂治療學的研究。獲聲樂優秀指導教師獎多項及省級演唱獎多項。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且論文多次獲獎。
![王婕](/img/0/a1b/nBnauM3X2EDN1YTM0ED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Q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教育科研
履現職以來,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篇
《手風琴教學中的新嘗試》2005.2 發表在大理學院學報
《氣息控制對聲樂學習的作用》2006年3月發表在大理學院學報
《聲樂教學中歌唱語言的表現作用》2006年12月發表在民族音樂
《從中國音樂的發展看中國古琴音樂》2007年5月發表在大理學院學報
《歌唱藝術的靈魂——歌唱情感》2007年6月發表在民族音樂
《以現代聲樂的眼光看待古代唱論的聲樂價值》2008年5月發表在《藝術思考》
主持一項大理學院院級課題:
科研課題
《關於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實踐改革的研究》
時間於2007.11至2009.12 於2008年2月批准立項
參與了參與兩項校級課題
《在學分制下音樂學專業聲樂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 傳統“四功五法” 唱腔在通俗唱法中的作用 》
獲獎情況:
2003年大理州舉辦的第三屆“雞足山杯”洱海歌手大獎賽中獲專業組演唱二等獎;
分別在2001年9月和2005年9月參加雲南省第三屆、第四屆“聶耳杯”音樂教師技能基本功比賽中獲得兩個三等獎
2004年12月論文《手風琴教學中的新嘗試》在雲南省“新課程、新概念、新技術”教育教學論文征評活動中獲省級三等獎。
2009年9月論文《以現代聲樂的眼光看待古代唱論的聲樂價值》在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雲南省音樂論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2006年獲大理學院“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2008年12月 在“中國聲樂孔雀獎”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雲南賽區選拔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2009年10月 在第八屆“金色彼岸之聲”全國新人新作歌手大賽雲南選拔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