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琦墓前石刻

王士琦墓前石刻在臨海市括蒼鎮張家渡村王葬山。王士琦墓位於王葬山山腰,方向為朝北偏東10°,石刻在墓前約七十米的山腳。1983年4月15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王士琦墓前石刻

王士琦墓前石刻在臨海市括蒼鎮張家渡村王葬山。王士琦墓位於王葬山山腰,方向為朝北偏東10°,石刻在墓前約七十米的山腳。1983年4月15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王士琦(1551—1618年),字圭叔,號豐輿,臨海城關人。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父王宗沐,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曾歷官山西左右布政使、山東布政使、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南京刑部右侍郎等職,終刑部左侍郎。萬曆二年(1574年)十一月十一日,吏部申明舊例蔭子,聖旨準送王士琦承恩咨送禮部轉送國子監讀書。萬曆十一年(1583年)得中進士,初授南工部主事,轉職方員外郎中,歷兵部郎中事主事。《章安王氏宗譜》卷二記載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一月初十“敕命南京兵部職方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王士琦並妻鄧氏”云:“王士琦學有家傳,才為國器,鳩工綜事,蚤蜚譽於起曹,經武詰戎,益馳聲於職部。茲用考績,特授爾階承德郎”。萬曆十八年(1590年),出守福州。在任內恪守職責,勤於政事,“振刷清理,庭無留牘”。萬曆十九年(1591年)歲之臘,丁父憂返里。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歲臘服闋,任重慶知府。因招撫播州宣慰使楊應龍有功,遂“為川東兵備副使彈治之”。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升為四川右參政。與總兵劉綎將苗兵二萬自蜀趨王京,從經略邢玠出兵援朝抗倭。在栗林一役中,奮不顧身,督師力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奠定了此後朝鮮300多年相對安定的歷史基礎。事平以後,升河南左布政使。因四川楊應龍復叛,受到回里聽勘的處罰。回里聽勘五年,“部覆鐫一級補湖廣參政”。不久,“以薦升臬司屬”。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朝議升為山西右布政兼副使分巡冀北”。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士琦靖邊有功,“晉左布政,仍備兵冀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七月,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四月,“大同巡撫王士琦因被糾,上疏乞歸,從之”。次年卒,有著作《東征紀略》等傳世。
王士琦墓前石刻現存碑亭、石文官、石馬、石虎、石羊和華表。 碑亭原有二座,一座已毀,今尚存左側的一座。碑亭全部由石板和石塊構成,平面基本上為方形,正面寬2.37、側面寬2.15米、通高4.15米,其中頂脊高0.49米。亭頂闕式,脊飾鴟吻,中間部分略損。石文官二個,通高3.26、肩圍2.41、身圍2.72、肩寬0.9、頸周0.11米,其中頭高0.695米。均戴冠秉笏,身穿寬大朝服。所不同的是左有須,右無須。石馬二匹,背飾雕鞍,安祥溫順,站立於長方形石座之上。通高2.21、身高1.37、身長1.57、腳高0.62米,自基座至頭部高2.1米,基座長1.92、寬0.98、厚0.11米。石虎二隻,蹲坐於長方形石座上,通高1.43、身長1.44米,基座長1.28、寬0.615、厚0.19米。 石羊二隻,跪臥於長方形石座上,通高1.22、身長1.15米。石華表二根,高4.55、柱徑0.53米,周身浮雕雲龍紋,浮雕深度一般為0.33厘米。此外,墓前原有石牌坊一座,1982年7月19日被暴風吹毀,今尚存“天地恩賜”石匾一塊。這些墓前石刻雕工精美,堪稱明中期墓前石刻中的上品,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