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崇

王品崇

王品崇,副縣級退休幹部,1952年開始收藏,主集新中國郵票郵品,現任中華集郵聯合會會員,惠水縣集郵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貴州省集郵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等職。

基本信息

集郵收藏

1952年開始收藏,主集新中國郵票郵品,所藏甚豐,編組有“方寸話民族”、“中國節日封趣”、“集郵活動封趣”、“郵票上的書法”等專題郵集;兼集煙標、火花。“方寸話民族”專題郵集1991年參加“黔南、黔東南、黔西南三自治州集郵聯展”獲三等獎,1993年參加“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貴州省集郵展覽獲鼓勵獎;“中國節日封趣”專題郵集1996年參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郵展獲紀念獎。曾得到郵學家郭潤康指導,經郭老介紹多次得到集郵名家張包子使惠寄的封、片。1991年參加北京集郵知識函接學習。

個人作品

有多篇郵文發表於《貴州集郵》、《中樓集郵》、《民族集郵》、《索溪郵刊》、《瀑布郵聲》等郵刊。曾被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集郵協會評為1992年度集郵活動積極分子。傳略已入編《中國當代集藏家辭典》、《中國集郵名家辭典》、《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等辭書。

其他介紹

在西南革大貴陽分校進修結業。副縣級退休幹部。現為中華集郵聯合會會員,惠水縣集郵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貴州省集郵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黔南州集郵協會第四屆代表大會代表並當選為理事,上海原地封研究會會員,黔南州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惠水縣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貴州省智慧型氣功分會理事,省《智慧型氣功簡報》和《氣功報》特約通訊員。

獲得獎項

主要業績:18歲始集郵,建國以來所發行的數千枚郵票中,僅缺百枚左右(含小型張),編有《方寸話民族》,郵集參加 1991年"黔南、黔東南、黔西南自治州集郵聯展"獲三等獎,並在1993年獲"貴州省集郵展覽-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郵展"鼓勵獎,被黔南州集郵協會評為九二年度集郵積極分子,入編《中國集郵名家辭典》、《二十世紀中國收藏家大全》、《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

業績

自1952年以來在《貴州日報》、《貴州民族報》、《貴州政協報》、《氣功報》、《文史天地》、台灣《黔人》等報刊和貴州省電台、惠水縣廣播站以及州、縣《文史資料選輯》等發表新聞和文史千餘篇。《貴州日報》內部刊《新聞寫作》以《熱心新聞報導的王品崇》為題作了報導。1957年給《貴州日報》提供了《一位幹部的來信》的素材,編者以《應該怎樣對待困難》一文,號召全省農村幹部展開討論,引發討論文章數十篇,有力地教育了幹部,推動了當時的農村工作。

發表

1959年撰寫的《初見高低-王佑公社機插秧和手插秧生長情況的對比》一文在《貴州日報》上發表,在《貴州日報》1969年發表的《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和1975年發表的《不斷端正思想政治路線努力改革耕作制度》這兩篇通欄標題的文章,促進了當時全省的農村工作。在《惠水文史資料選輯》和《貴定文史資料選輯》分別發表2萬多字的《歷史悠久的三都鎮》和《河兆清教授生前二、三事》以及四萬多字的《李春山與"九拱橋"史考》,台灣《黔人》雜誌中發表《沉下冥頑石換來夜明珠》等文章,在社會上都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