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榆

王北榆

王北榆,女,1965年7月生,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北京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七隊隊長。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她從事法醫鑑定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堅持率先垂範;堅持治警先治長,不搞個人私情。她把抓隊伍的思想教育、崗位培訓作為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措施和保障。她曾獲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無私奉獻

王北榆工作剪影 王北榆工作剪影

王北榆始終以公安事業為重,奔波於各類刑事現場,面對年邁的雙親,她難以盡到兒女的責任,在母親住院期間,她每次都是匆匆而來,說上幾句話就又匆匆而去。面對年幼、體弱的孩子,她也從未影響工作。一接到單位的警情電話,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也不管是深夜還是黎明,她都二話不說,迅速穿上衣服就朝現場趕去。她始終堅持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全心投入偵查破案工作中去。

精益求精

王北榆是北京市局法醫戰線上唯一一位長年奔波在刑偵一線的女法醫。她在每一起案件的現場勘查和檢驗中,都做到了細之又細,堅持“一是一、二是二、打斷骨頭對上茬”。就是這一習慣和這份認真,使她在每一次鑑定中,都做到了堅持客觀公正、細緻入微、明辨真偽。據統計,當法醫後,她已經出具了19000多份各類法醫鑑定報告,從沒出現一例差錯。2006年7月中旬,分局法醫事務所一名同事接待了一位姓邱的傷者,邱某拿著就診資料、CT片等物來做法醫鑑定,當時她正好在辦公室,同事看了邱某所帶資料,根據片子顯示,邱某右眼眶內壁骨折。於是徵求王北榆的意見,問是否應定為輕傷。王北榆聽後,將片子拿了過來,經過仔細觀察,她發現邱某右眼眶的內直肌沒有增粗,篩豆沒有積液,與醫生診斷反映的情況不一致,應該另有隱情。為查明事實真相,她帶領同事來到了區醫院檔案室,查閱了邱某的就醫檔案。經認真核查,終於發現邱某曾於1997年因打架造成右眼眶內壁骨折,及時避免了一起冤假錯案的發生。

勇於創新

隨著科技強警力度的不斷加大,現代高科技廣泛套用到公安工作中。王北榆深刻地意識到,法醫人員提取微量物證的質量,是影響甚至決定科技手段在偵查破案工作中發揮作用成效的重要因素。她加大了與刑偵支隊、交通支隊、看守所、拘留所等單位領導的溝通和交流力度,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及辦案民警的重視程度,積極教育和引導辦案民警耐心細緻地進行現場勘查,同時,她組織專門人員,對物證數據進行整理和輸機。為確保DNA數據的採集和提取工作順利進行,她先後牽頭制定了《DNA裝、送、檢規定》等規章制度,確保了DNA數據的提取質量。經過不懈努力,平谷分局有關DNA的數據已採集20000餘條,形成了較為充實的DNA資料庫。在具體的勘查工作中,她教育民警要始終堅持從細微之處入手,廣泛提取有關的痕跡物證,充分發揮“DNA”比對在案件偵破中的作用,並在這一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2005年6月12日,在平谷鑫源酒樓發生一起服務員流氓猥褻案,但偵查員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張某進行訊問後,犯罪嫌疑人張某拒不承認犯罪事實。在沒有任何其它證據的情況下,王北榆帶領法醫多次往返現場,對現場情況及事主傷情進行仔細檢查。最終,從事主劉某的身體上提取到少量的痕跡,經與嫌疑人張某的細胞組織進行比對,結果認定同一,此案通過提取微量物證成功告破,這一案例是北京市首例通過微量物證認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平谷分局法醫事務所在王北榆的帶領下,使DNA資料庫不斷充實完善,走在了遠郊區縣的前列,為更有力地打擊犯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實踐中不斷升華

王北榆勤奮好學,肯於鑽研,注重積累,不斷把實踐經驗升華為理論成果,從而進一步指導法醫實踐。為了解決對因火災死亡人員的法醫鑑定中存在的難題,她一個人蹲在殯儀館的火化爐旁,對屍體的火化過程進行仔細的觀察,終於總結撰寫出了《炭化屍體的法醫學鑑定》。在偵破平谷區2005年後發生的10餘起因火致死案件過程中,她的上述研究結果對案件的定性與偵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她的這一成果也為全國法醫界處理火災現場提供了理論依據,並得以推廣套用。2007年8月,她通過研究與實踐,撰寫了《關於中國人肱骨的性別判斷的研究》,被評為首屆北京政法高層次人才論壇優秀成果轉化獎。她在《刑事技術雜誌》、《中國法醫學雜誌》等法醫學刊物上發表了10餘篇作品,得到了全國法醫界的認可。

個人榮譽

王北榆曾先後10次受嘉獎,2001年榮立個人三等功,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公安局“人民滿意的公安民警”,被評為北京市平谷區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榮立個人二等功,2004年3月被評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同年被評為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首都青年優秀女民警”、“科學技術創新標兵”,2006年被評為北京市“首都巾幗之星”、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