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1997年,她被調到收治愛滋病患者的感染病房,從事愛滋病等傳染病的護理工作,先後14次到村里,和這裡的農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王克榮的細心工作下,患病的村民得到及時救治。
2002年8月--2003年10月,紅絲帶之家在河南愛滋病村建立了醫療點。為了不耽誤醫院正常的醫療工作,王克榮和同事們周五走,周日晚上回,周一正常上班,有時任務急,經常是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跑兩趟河南。
2002年,王克榮被選派到英國進修,通過學習,她的理論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她在工作中注意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借鑑國外在愛滋病護理方面的經驗,將她所在醫院愛滋病門診護理模式進行了改變,完善了愛滋病患者生理支持監測、心理情感支持、社區關懷管理的綜合護理模式。她先後撰寫了多篇關於愛滋病護理方面的文章,積極參與協和醫科大學在愛滋病方面開展的相關課題的研究,為愛滋病的護理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
2005年,英國貝利.馬丁基金會將“貝利.馬丁獎”授予王克榮。
200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紅絲帶之家,與患者和工作人員進行親切交流。王克榮和紅絲帶之家工作人員、志願者一起,為來訪的4800餘名門診病人提供了心理支持、關懷和服務,積極為病人解決個人困難。對40餘名新感染者進行了危機干預的處理措施;對280餘名住院患者進行愛滋病相關知識諮詢、郵寄藥品、購買物品等關懷支持服務;自發為50餘名貧困愛滋病病人捐錢捐物。開辦了30餘期感染者及家屬培訓班,培訓感染者及家屬600餘人次。
2009年,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中央各大媒體,對王克榮事跡進行了集中宣傳報導。
黨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事跡
1997年,王克榮被調到愛滋病房時,內心充滿擔心與恐懼,但與病人相處久了,她卻發現了他們的閃光點。一位女愛滋病患者因親朋好友的疏遠,陷入憂鬱、孤獨。王克榮每天做完治療,就到病房陪她聊天,令這位病人十分感動。她給王克榮講述了自己的往事,還托她給自己帶報紙,開始關注病房外的世界。女病人在臨終前非常平靜,決定回報社會,要求醫院留下她的遺體以供醫學研究。
小夏因車禍股骨粉碎性骨折,被緊急送到離事發地最近的一家醫院,通過術前例行檢查被發現患有愛滋病。小夏清楚,自己在這所醫院接受手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他撥通了王克榮的手機。王克榮仔細詢問了小夏的病情後,馬上報告地壇醫院醫務科。在北京市衛生局的協調下,地壇醫院緊急成立專家救治小組,及時為小夏成功實施了乾髓內針固定手術。小夏在出院前對王克榮說:“等我的腿完全康復後,我要做一名志願者,去幫助更多的人。”
王克榮被選派到英國晨曦醫院進行愛滋病護理方面的進修學習,理論水平提高后,她創建了適合我國文化背景下的愛滋病患者生理支持監測——心理情感支持——社區關懷管理的護理模式。社區護理改變了傳統的醫院愛滋病門診護理模式,護士在承擔治療任務的同時,還履行教育、管理、諮詢、培訓等職責,成為密切聯繫醫師、藥師、心理諮詢師和社會志願者的核心。在這種護理模式下,愛滋病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還可以在心理支持、藥物使用、家庭護理、社會救助、同伴教育等多個方面得到幫助。
一張HIV陽性確診單,粉碎了小賈將為人母的幸福。帶著恐懼和茫然,小兩口在當地疾控中心的幫助下找到了王克榮。面對絕望的小賈,王克榮告訴她,國內通過干預措施,已將母嬰傳播感染率從30%降至2%,還向她介紹了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可以免費提供母嬰阻斷的藥物。醫院為小賈制定了個性化的母嬰阻斷干預方案,並對她提供了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整體護理支持。孩子順利出世後13個月,王克榮聯繫地壇醫院研究所進行病毒載量監測,結果顯示孩子健康。
王克榮隨地壇醫院醫療組,數十次赴河南的一個有愛滋病患者的村工作,與那裡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患者朱進中在大家的幫助下,收養了50多個愛滋孤兒,開辦了“關愛之家”,被人們稱為愛滋孤兒之父。王克榮便與他成了愛滋病防治戰線的戰友。2005年年初的一個早上,王克榮突然接到小朱的弟弟電話:“護士長,我哥快不行了,我們現在六里橋,你快來救命。”王克榮掛斷電話便迅速聯繫車輛,把小朱接到醫院救治。隨後,她又幫助小朱家屬解決吃住等問題。4天后,小朱病故,心情沉重的王克榮輕輕地為死者擦洗身體,穿好衣服,含淚主持告別儀式。小朱家人十分感動,他的妻子當即表示把丈夫的遺體交給醫院留取組織標本。小朱的弟弟則表示要接替哥哥繼續撫養愛滋孤兒。
對愛滋病患者寄予深深同情的王克榮,總是想方設法為病人提供最大的方便。她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患者,讓他們有困難時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她。一天深夜,被簡訊鈴聲吵醒的王克榮,拿起手機一看嚇了一跳,患者小周告訴她:“我心慌、氣短、出冷汗,看來是快不行了,發簡訊與您道個別。”她馬上回覆:“別慌,有我呢。”根據小周的陳訴,王克榮判斷可能是低血糖,她趕緊又發過去一條:“你按我說的去做,先喝杯糖水。”就這樣,在王克榮的幫助、指導下,小周的症狀慢慢得以緩解。
王克榮的手機不光為患者開通,也成了患者家屬的服務熱線。老許因同性戀感染愛滋病,妻子在送他住院的路上才知情。相愛多年的丈夫不但得了愛滋病,而且是因性取向而感染的,這對妻子的打擊很大,老許和妻子經常在電話里痛苦地向王克榮傾訴,她則用真情和知識幫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心結。後來,老許走出了心理陰影,他的妻子也逐漸接受、包容了丈夫。後來兩人和睦相處,孩子也成了大學生。在她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紅絲帶之家志願者隊伍從幾十人擴大到兩萬人。
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28年,她護理過的霍亂、B肝、出血熱、非典、愛滋病等傳染病患者數以萬計。她的手機里存儲了700多個愛滋病患者的電話號碼,24小時開機,隨時解答、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她的電話成了愛滋病患者的求助熱線,她被喻為“愛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她總結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生理支持監測——心理情感支持——社區關懷管理”的愛滋病門診護理模式;她的足跡遍及中國14個省、市、自治區,培訓愛滋病基層護理人員近萬人。她是中國第一位榮獲“貝利·馬丁獎”(愛滋病防治工作國際最高獎)的護士,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入選中國好人榜,當選十八大代表。
人物榮譽
獲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第44屆南丁格爾獎章。
2018年3月,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