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公元27~約97)

王充 (公元27~約97)

中國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卒於和帝永元中期。青年時曾赴京師太學拜班彪為師。後在縣、州任過功曹和從事等職。他博學多才。因對當時的社會惡習和纖緯迷信持不妥協的態度,其建議常不被採納,遂辭官歸里,潛心著述。

王充 (公元27~約97)

正文

王充 (公元27~約97)  中國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卒於和帝永元中期。青年時曾赴京師太學拜班彪為師。後在縣、州任過功曹和從事等職。他博學多才。因對當時的社會惡習和纖緯迷信持不妥協的態度,其建議常不被採納,遂辭官歸里,潛心著述。
王充繼承荀子桓譚等人的進步思想,總結和吸取漢代的自然科學成果,著述中涉及到比較廣泛的心理學問題。他認為天地間的萬物是由自然界的"氣"自然而然生成的,萬物之中“含血之類”的動物都有感知能力,唯人"有智慧"居“倮蟲”之長,是天地間最“為貴”的(《論衡·別通》)。人的心理必須以形體為基礎,人“未死,精神依倚形體”,“己死,形體壞爛,精神消亡”。“五藏不傷,則人智慧;五藏有病,則人荒忽”(《論死》)。他以充分的事理駁斥了“人死為鬼”的謬說,指出“無體獨知之精”是不存在的。
他提出人的認識是從感知到思維的過程。感知是基礎,“如無聞見,則無所狀”(《實知》)。指出聽覺及溫度覺與空氣傳導及外物遠近距離有關:“人坐樓台之上,察地之螻蟻尚不見其體”,聽數萬里之語,怎能聞其聲,“聲音孔(空)氣不能達也。”(《變虛》)“近水則寒,近火則溫,遠之漸微,何則?氣之所加,遠近有差也。”(《寒溫》)描繪了遠近距離影響人對物體運動速度感知的現象:同樣航行的船隻,“近岸則行疾,遠岸則行遲”,何故?“遠近之視,使之然也。”(《說日》)感覺受外物明暗對比影響的現象:“晝日察火光小,夜察之火光大”,則是有無“光耀滅之”的緣故(同上)。他還指出:“耳目同力”,對事物的感知就更全面。但感覺也有“虛象”和局限性,“目不能見百里”,“不近耳則人不聞”,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意即感知必須與思維結合起來。他認為人的思維是靠“心”來“思”、"謀"的,提出以“揆端推類,原始見終”、“案兆察跡,推原事類”等歸納和演繹推理的形式,去把握事物的實質和規律性,並以“效驗”作為思維正確性的標準(《實知》)。
他提出人有先天和後天形成的“欲”,並重視倫理道德對欲的約束,“順情從欲,與鳥獸同”,“利慾不存於心,則視爵祿猶糞土”(《韓非》)。“情”是“欲”能否得到滿足的表現。“情”對形體也有反作用,“不愁則身體不臞”,“憂世念人,身體羸惡”(《語增》)。他總結出人的技巧是後天“目見之,日為之,手狎也”的結果(《程材》)。他承認人的智力有“幼成早就”者,認為這些“早成”的兒童,主要是由於後天及時“受納人言”、“家問室學”和“多聞見”所致。他強調學以致用,如說:“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超奇》)在人性論上,他主張“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人之性,善可變為惡,惡可變為善”(《率性》)。特彆強調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對人性的改造作用。
王充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等書。留傳下來的只有《論衡》一書,共30卷,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他的心理學思想就散見於《論衡》諸篇之中,而以《率性》、《本性》、《說日》、《論死》、《實知》、《知實》等篇最為豐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