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燦

王元燦,男,漢族,1974年4月出生,中專,中共黨員,六盤水市盤縣四格鄉糯迤安村黨支部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元燦,男,漢族,1974年4月出生,中專,中共黨員,六盤水市盤縣四格鄉糯迤安村黨支部書記。 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服役,退伍返鄉後,看到家鄉貧窮落後,立志為改變家鄉面貌作出應有的貢獻。自費到河南省學習養殖技術,學成回鄉後,自力更生髮展養殖業,現辦有養殖場一個,養牛14頭、二元雜交母豬124頭。不忘帶領周邊民眾致富。在他的帶領下,目前全村從事養殖業的農戶達到980戶。在2005年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帶領全村黨員幹部艱苦奮鬥,為本村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長期以來,扶貧濟困,關注弱勢群體,替本村貧困戶張朝朝的兩個孩子代繳學費,為殘疾人何熱的一個孩子代繳學費,對長期癱瘓在床的李顯科長期救助,為無房戶張家友個人資助2000元幫助建成5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新房。

主要成就

1997年,被盤縣縣委、縣政府評為“見義勇為公民”;2003年被盤縣縣委、縣政府評為“科技興農先進個人”;2003年被貴州省民政廳評為“退伍軍人先進個人”;2004年被六盤水市科技局、共青團六盤水市委授予“優秀青年星火帶頭人”;2005年被六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勞動模範”;2005年被六盤水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4月獲得第六屆“六盤水市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2006年4月,獲得第六屆“六盤水市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事跡材料

王元燦同志1974年4月生,1991年12月光榮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94年12月光榮退伍返鄉,2004年5月入黨,2005年1月任盤縣四格彝族鄉糯迤安村黨支部書記。

依靠科技致富,為民眾作出表率。王元燦1994年退伍回鄉後,如何使自己能夠致富,然後帶動當地民眾共同致富,一直是他琢磨的問題,結合對自身,對家庭,對家鄉的實際,他最終確定,自己應該在養殖業方面乾點事業,來體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早在1998年就有了這個想法,但苦於沒有資金,一直到了2001年初,為了實現自己的良好願望,他動員家庭將僅有的不足10000元的積累,拿出來發展養殖業,他的主張得到了家庭每個成員的回響和支持,然後又托朋友,找親戚又借了近60000資金,按照高質量、規範化的要求,開始建起了420平方米圈舍,買了12頭能繁母牛,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鄉裡面給他設了一個牛品改點,使他的養殖事業開始邁出了新的一步。同時他每年都訂了六盤水報和有關養殖技術資料,對黨的政策和進一步提高養殖技術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用理論武裝頭腦,用科技去占領市場,用發展的觀點去實現自我,並不斷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本領。於2002年11月份,又購買了兩隻雜交一代小羊,另行選點,又增設蓋了圈舍,實現了從養牛發展到養羊同時並舉,圈舍規模近1200多平方米,總投資80000餘元,牛存欄27頭,出欄19頭,獲得利潤30000餘元,羊發展到45隻,現牛羊存欄數價值達80000餘元,種公牛出外。2004年,在全縣開展的“雙學雙培”活動中,王元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於2005年被選為糯迤安村支部書記。實現了從一名普通民眾轉變為負有社會責任的黨員村幹部。在擔任村支書後,他並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2004年8月,他看準了豬的市場較好,又發展了二元雜交母豬項目,飼養母豬134頭。其中:純種母豬19頭,二雜母豬111頭,杜洛克純種母豬4頭,種公豬3頭,現已產仔363頭,已出售4000餘頭,收入38萬元。

一年多來,王元燦同志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繫民眾、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百姓之憂,排民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身體力行,在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糯迤安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所在黨支部於2006年3月被鄉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個人於1997年被盤縣縣委、縣政府評為“見義勇為公民”;2003年被盤縣縣委、縣政府評為“科技興農先進個人”;2003年被貴州省民政廳評為“退伍軍人先進個人”;2004年被六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星火帶頭人”;2005年被六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勞動模範”;2005年被六盤水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十大傑出青年”。

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王元燦同志常講,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民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乾,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尤其是走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後,他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成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民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在民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理公平,要事公開,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他的倡導下,村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持,自王元燦任村支書以來,村里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因村里辦事不公引發的上訪事件。同時,他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2005年至2006年,為確保發展新黨員的質量,多次調查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和以往表現情況,注重把符合條件的年輕致富能手發展成為黨員,現已發展了5名黨員。

抓學習強素質,自身建設上台階。王元燦始終認為,要做到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夠認真學習黨的農村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對2004、2005、2006年中央、省1號及2005年市、縣2號檔案精神的學習,深學常思,並親自給民眾進行講座。他十分注重對全體黨員的學習培養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村黨支部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黨員幹部隊伍作為一項根本的任務來抓,任務再重,工作再忙,從未動搖。開展了以“做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做一個合格人”的活動;村黨支部每月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教育黨員幹部講理想、講道理、講文明,開展了以宗旨教育為核心的“講傳統、比奉獻”活動,教育黨員幹部要牢記宗旨,樂於奉獻。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體黨員為民服務意識,黨員幹部的思想進一步提高。一位老黨員深有體會地說:通過學習教育,使我進一步理解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為本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抓經濟保發展,帶動民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階,身為黨支部書記的王元燦同志心理裝的是民眾,他全面分析本村的發展形勢,拓寬思路,大力積極扶持個體養殖發展,在王元燦的科技養殖事業的帶動影響下,該村養殖重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原來的原始養殖發展到現在的科技養殖,部分養殖戶從原來的5頭增加到現在的10頭甚至20頭,已初具規模的養殖大戶25戶。他本人通過自費學習,開辦養殖場,現養牛14頭、二元雜交母豬124頭,在上級的支持下,在本人的養殖場裡建起了一個凍精輸配站,為周邊民眾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他利用自己路熟門廣的優勢,當起全村民眾的致富帶頭人,為民眾提供技術指導,業務服務,帶動民眾共同富裕。目前,全村從事養殖980戶,消化勞動力562餘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42%。為加快該村發展,他爭取資金30萬元,修築公路19000米。真正把“雙學雙培”工作落到實處。

抓民心樹新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王元燦工作嚴格自律,以身作則,幾年來,在他的眼裡,錢可花,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為全村百姓辦事花錢值,但把錢用在迎來送往就不是我們這屆村幹部應該作的。所以,一年多來,該村沒有任何招待費。但為村民辦實事,他就捨得花錢。長期以來,扶貧濟困,關注弱勢群體,對本村的貧困戶張朝朝的兩個孩子代繳學費,對殘疾人何熱的一個孩子代繳學費,對長期癱瘓在床的李顯科自己拿錢給予長期救助,對無房戶張家友個人資助2000元幫助建成5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新房。

熱心公益事業,搞好黨的基層組織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在原有文化設施的基礎上,向上級爭取到遠程教育設備一套,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物質基礎。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民調會、治保會、治安巡邏隊,這幾個機構分工協作,各負其職,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全體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現在村里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王元燦同志長期以來牢記黨的宗旨,以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實際行動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為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忘我工作著,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美好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