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薊馬

玉米薊馬

危害我國玉米的薊馬主要有玉米黃呆薊馬、禾薊馬、稻管薊馬,三者均屬纓翅目,前兩種隸屬於薊馬科,稻管薊馬隸屬於管薊馬科。在玉米上發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蟲取食玉米造成為害。在北京地區,盛發為害期約在6月中旬前後,該時正值麥收季節易被忽視而造成嚴重損害。 黃朵薊馬主要是苗期為害重,在玉米上以苗期和心時期發生數量較大,過此時期數量漸趨下降。春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過心葉期或心葉末期時,薊馬便轉向處於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樑上為害。

玉米薊馬

玉米薊馬 玉米薊馬

薊馬是玉米苗期害蟲,主要有玉米黃薊馬、禾薊馬、稻管薊馬,個體小(0.9~1.3毫米),會飛善跳。黃薊馬首先危害葉背,禾薊馬和稻管薊馬首先危害葉正面,二者均可使葉片呈現斷續的銀白色條斑,並伴隨有小污點,受害嚴重者葉片枯乾,甚至毀種。也還可以引起玉米幼苗“心葉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狀”。乾旱對其大發生有利,降雨對其發生和危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左圖為玉米幼苗受害症狀表現,右圖為玉米黃呆薊馬放大圖】

形態特徵

雌成蟲分長翅型、半長翅型和短翅型。體小,暗黃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黃色,長而窄,翅脈少但顯著,翅緣毛長。半長翅型翅長僅達腹部第5節,短翅型翅略呈長三角形的芽狀。卵腎形,乳白至乳黃色。若蟲體色乳青或乳黃,體表皺榴有橫徘隆起顆粒。蛹或前“蛹”(即第三齡著蟲)體淡黃色,有翅芽為談白色,蛹塊羽化時呈褐色。

發生規律

在春季,黃薊馬先在麥類等作物上繁殖為害,其後一部逐漸向春玉米菌上轉移,由於麥類面積較大,因此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蟲源主要是來自麥類。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在麥類、春玉米上有一個若蟲高峰,6月中在麥類、春玉米、中茬玉米上又有一個成蟲高峰,6月下旬還有一個若蟲高峰,7月上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和夏玉米上又出現一個成蟲高峰。因此,這幾次高峰的出現,在防治上要根據蟲情及時採取措施。

危害特點

薊馬較喜乾燥條件,在低洼窩風而乾旱的玉米地發生多,在小麥植株矮小稀疏地塊中的套種玉米常受害重。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對薊馬發生程度影響較大,乾旱少雨有利於發生。一般來說, 在玉米上的發生數量,依次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中茬套種玉米上的單株蟲量雖較春玉米少,但受害較重,在缺水肥條件下受害就更重。

薊馬主要在玉米心葉內為害,同時會釋放出黏液,致使心葉不能展開。隨著玉米的生長,玉米心葉形成“鞭狀”,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成蟲行動遲緩,多在時反面為害,造成不連續的銀白色食紋並伴有蟲糞污點,葉正面相對應的部分呈現黃色條斑。成蟲在取食處的葉肉中產卵,對光透視可見針尖大小的白點。為害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二至第四或第二至第六葉上,即使新時長出後也很少轉向新口中為害。

防治措施

在玉米出苗後及早噴施一遍殺蟲劑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用藥時要注意藥劑應噴進玉米心葉內,可選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效均在85%以上,均勻噴霧,用藥的同時可加入六高二氫鉀等營養調節型增產劑,以促進壯苗。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5%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拌種,防效可達 90%以上。

注意:玉米苗期噴施煙嘧磺隆除草劑的地塊,一定不要噴施含有機磷成分的殺蟲劑農藥,以免產生藥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