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
![玉璋](/img/9/dd0/nBnauM3X4gDNyUzMxQzMzcDN4QTM5ETM4ITMxADMwAzMxAzL0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璋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璋的種類據《周禮》中記載有: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5種。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納為三類:第一類“赤璋”是禮南方之神的;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類“中璋、牙璋”是作符節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瑪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禮器。
歷史
璋始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分別出土過3件玉璋,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有玉牙璋,青灰色,通體磨光,光潔鑒人。柄與器身一側各鑽一圓孔,兩面磨刀刃,刃微凹,兩闌出扉牙,長54厘米。二里崗出土的玉璋,為淡青色,後部微殘缺,前部為斜刃,後部兩側有牙狀突起,安柄處鑽一圓孔。西周的玉璋比較少見,器形與商代相近,器身窄長,尺寸較小,中略內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長,一尖短,長方柄,扉牙之間亦飾平行陰線。春秋玉璋形狀較多,或呈扁平條形,素麵無紋;或端刃內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兩側一邊微弧,一邊似斜刃。戰國以後,出土玉璋幾乎不見。作用
![玉璋](/img/b/8aa/nBnauM3X1EzM3gDNyQzMzcDN4QTM5ETM4ITMxADMwAzMxAzL0M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藏品
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玉璋。現藏上海博物館。
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屬玉制禮器。長24.6厘米,寬5.8厘米,厚0.5厘米,孔徑0.8厘米。
玉色青黑,內布滿雜亂的灰綠色枝條狀紋,邊緣薄處顯露茶綠色。
器身扁平長方形。上部略大,通體打磨光滑平整,製作較為精細,玉材開料的技術已基本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