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玉器規格:高38.2厘米,兩端對鑽孔,孔徑僅0.8厘米。
考古學文化類型: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產生於新石器時期,主要作為禮器使用。《周禮·大宗伯》記載:"以黃琮禮地",即在禮儀活動中用黃琮表示向地神行禮。此件玉琮玉質為深淺不一的綠色軟玉,並夾有褐、白綹斑,通體平滑光亮。形狀呈外方內圓高柱體,兩端對鑽孔,孔徑僅0.8厘米。器身共有十五節,每節兩凸一凹,與相鄰的面組成一獸面,每個平面都琢有圈形眼。直槽最上方有纖細如毫髮的單陰線刻出的鳥紋。整器線條剛勁流暢,琢制規整。
現存於首都博物館
相關詞條
-
新石器玉獸面鳥紋琮
新石器玉獸面鳥紋琮,出自新石器良渚文化晚期,主要作為禮器使用。
-
玉琮
琮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
簡介 古代禮制 詳細介紹 阜寧石器 良渚文化 -
《獸面》
《獸面》商代至西周時常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多襯以雲雷紋。西周后期以後逐漸推動主題紋飾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裝飾。
青銅器系 二玉器系 三獸面玉飾 -
漢代玉琮
玉琮,漢代用於禮儀的玉器之一。藏品長寬均為4CM,厚2CM,重61.9克。藏品整體呈現微黃沁色,包漿溫潤自然,現存放于山東布衣莊氏處。
漢代玉器的用途 玉琮的歷史淵源與用途 -
神人獸面紋
一提起良渚文化,人們自然就會想起神人獸面紋,這個獨一無二、極富神秘色彩的圖案已被認定為良渚文化的標誌。神人獸面紋的完整圖案自1986年在浙江餘杭反山首次...
簡介 解讀神人獸面紋 雕刻技藝出神入化 獸面紋應為虎紋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
文物造型 文物工藝 文物背景 文物地位 -
玉璜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
獸面紋 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 社會影響 相關故事 -
玉的收藏
"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玉的天然美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藏金不如藏玉"可見玉的經濟價值為它物所不及。基於玉的獨特的魅...
收藏鑑定 制玉技法 古玉發展 歷代古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