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獸面鳥紋琮

玉獸面鳥紋琮

新石器玉獸面鳥紋琮,出自新石器良渚文化晚期,高38.2厘米。玉琮產生於新石器時期,主要作為禮器使用。

年代:新石器

類別:玉器規格:高38.2厘米,兩端對鑽孔,孔徑僅0.8厘米。
考古學文化類型: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產生於新石器時期,主要作為禮器使用。《周禮·大宗伯》記載:"以黃琮禮地",即在禮儀活動中用黃琮表示向地神行禮。此件玉琮玉質為深淺不一的綠色軟玉,並夾有褐、白綹斑,通體平滑光亮。形狀呈外方內圓高柱體,兩端對鑽孔,孔徑僅0.8厘米。器身共有十五節,每節兩凸一凹,與相鄰的面組成一獸面,每個平面都琢有圈形眼。直槽最上方有纖細如毫髮的單陰線刻出的鳥紋。整器線條剛勁流暢,琢制規整。
現存於首都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