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獼猴桃軟腐病主要發生在獼猴桃果實收穫後的後熟期,果實內部的果肉發生軟腐,失去食用價值,表現為果肉出現小指頭大小的凹陷,剝開凹陷部的表皮,病部中心乳白色,周圍呈黃綠色,外圍濃綠色呈環狀,果肉軟腐。縱剖軟腐部位,軟腐呈圓錐狀深入果肉內部,多從果蒂或果側開始發病,也有從果臍開始的,初期外觀診斷困難。病原為葡萄座菌和擬莖點黴菌。這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溫多雨季節侵入果實,而到採收以後就顯露出來。
防治方法
(1)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通風采光條件好的地方建園。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冬剪後的枝條、枯枝、果梗、葉片等要集中燒毀或深埋,徹底清園。(2)6~7月份,對果實進行套袋,注意套袋前要對果實、樹體噴施殺菌劑;適當晚采,正常採收指標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為降低軟腐病果率,對中晚熟品種可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時採收,可大大降低貯藏風險,而且貯藏果的貯藏性能會更好,品質更有保證。(3)入庫前嚴格挑選;對冷藏果貯藏至30天和60天時分別進行兩次挑揀,剔除傷果、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