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祿村

獎祿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南部,距斜灘26公里 ,全村總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110-430米之間,依山勢高低形成上村、下村、葫蘆門、坪家山以及徐家池、石壋洋6個自然村。總人口1500多人,世居系漢族,村主姓為孫、范兩姓,村委會駐葫蘆門。該村為全鎮主要產糧區,通常年景(無災害)產稻穀達400噸,人均口糧約10擔。歷史上曾是較為富庶的一個村。

基本信息

獎祿村

獎祿村(俗稱獎六)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南部,距斜灘26公里,全村總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110-430米之間,依山勢高低形成上村、下村、葫蘆門、坪家山以及徐家池、石壋洋6個自然村。總人口1500多人,世居系漢族,村主姓為孫、范兩姓,村委會駐葫蘆門。該村為全鎮主要產糧區,通常年景(無災害)產稻穀達400噸,人均口糧約10擔。歷史上曾是較為富庶的一個村。自周代惠孫改孫姓起,二世祖孫振斌由龍潭徙居政和山頭,到四世祖孫仲正於宋朝初期,由山頭徙居桂源(今獎六村舊名),孫仲正即為今獎祿村肇基始祖。相傳,孫世祖在一片綠油油的水塘處發現牛在沐浴,隨手在塘土上插一把秧苗,到了秋天,收谷二十五貫(舊重量單位),次年再插一把依然收谷二十五貫,至第三年孫氏只種一株到了秋天只生一粒穀子,但仍是二十五貫,孫仲正視如珍寶,便把這“谷種王”放進糧倉里,不料一夜之間竟是滿倉谷子,他便開始廣置田山種植穀子。到了明正統庚申年(1440年)建寧府普鬧饑荒,孫氏後裔永三聞訊,慷慨將所囤積糧食兩千八百石(大石280斤,小石120斤)賑濟饑民,府尹具報御前,皇上龍顏大悅,為褒其義舉庚申年(1441年)敕封永三為“養民大夫”五品之職,壬戌年(1442)十一月十八日新立龍牌授匾以示嘉獎,並赦免雜派差役五年。據族譜載:“桂源之地系溝兩側悉是桂花之槙,故曰桂源。正統皇帝封為獎祿鄉,自此始名獎祿也。”景泰年間(公元1445)壽寧置縣時,永三故里建起了官廳、聖旨廳各一座。從此,過往境域大小官員都必須到該處參拜聖物。凡委派到壽寧上任的縣令均得到獎六拜聖旨廳後方可回衙上任。熹宗年間有一縣丞參拜後退百步時不慎失足跌入溪澗,當即喪生,後被禮葬現官地村(墓穴尚存),官地村村名因此而得。孫氏至第七代孫宜拔呼文武癢生,廣積善德,傾其家產,遍捐四方建神廟,後削髮剃度出家槐嶺庵。孫氏族人在該村溪澗處建造三座廊橋分別稱為上村橋、下村橋、宮橋,她們在溫柔的山勢和低谷之間跨溪躍水,輕盈如虹,被稱作廊橋三姊妹。1934年7月,江朝林同志受閩東特委委派在獎祿村組建南區游擊隊,以徐家池、泗坑為基點開展地下活動,宣傳革命道理,成立交通站,組織了30多人游擊隊。1935年8月中共壽寧獎祿區區委在頂頭厝成立,在斜灘、鳳陽、周寧純池一帶進行革命活動。無產階級革命家葉飛、範式人等同志在土改時期利用這裡的地理條件,指導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該村一度成為壽寧南區革命鬥爭的中心地,有3位村民為革命獻出生命,被評為烈士。革命勝利後,獎祿村成為壽寧縣第一類老區基點村。1957年建起了除斜灘外唯一的村完小,1977年,還附設國中班,曾經舉辦過一屆縣運動會。1978年在村溪尾建起了全縣第一座村級水電站——下洋水電站。2007年新建起了村委樓,2008年10月完成了村道公路拓寬以及硬化工程。[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