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國21年改祿峒鄉,屬中區。解放後1950年屬榮勞區,後遷祿峒圩稱第六區,1951年8月改第七區。1958年改祿峒公社,1962年改區,1966年復稱公社,1984年10月改祿峒鄉,轄11個村(街)公所,90個村民委員會,有祿峒、平江2個圩場。1990年全鄉有4402戶,人口223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10人,除漢族1人外,余均為壯族。
礦產資源
祿峒鋁土礦西礦段:位於靖西縣祿峒鄉西部。礦床產於為第四系的堆積型鋁土礦,屬低硫高鐵一水型鋁土礦石。有礦體(層)26個,主礦體長8300米,寬80—800米,厚0.5—29.5米,形狀不規則,礦層傾角5—20度,埋深0—25米,其礦石儲量占礦區的71.64%。
祿峒鋁土礦東礦段:位於靖西縣祿峒鄉東部。礦床為產於第四系的堆積型鋁土礦,屬低硫高鐵一水型鋁土礦石。有礦體(層)27個,主礦體長3500米,寬50—250米,厚1—27.6米,埋深0—27.6米,形態不規則。主礦體礦石儲量占礦區的15.98%。
經濟建設
主種水稻、玉米,兼種黃豆、紅薯,經濟作物有:烤菸、桑蠶、花生、生薑、田七、山楂等。全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經探明有硫鐵礦、鐵礦、重晶石、煤、鋁土礦等,其中鋁土礦具有藏量豐富,品位高,易開採等特點。全鄉圩場2處:農曆逢五、十為祿峒圩,逢三、八為平江圩。交通便利,柏油路東通縣城,西和西南通榮勞、吞盤,全鄉村村通公路。
社會建設
2003年全鄉農業總產值5294.7萬元,糧食總產量931.7萬公斤,財政收入8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提高,農林牧全面發展,盛產水稻、玉米、生薑、烤菸、蔬菜、生豬、雞鴨、山羊、木材等。全鄉現有初級中學一所,11所國小,教學點28個,在職中國小教師210人,在校學生3006人。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扶持力度。對煙區的水利、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維修,鄉政府優先安排項目或物資補助,確保烤菸生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積極與信用社協調,幫助農戶貸款,解決發展資金短缺難題。制定出多項激勵機制。規定凡連續開發地煙20畝以上,則每畝給予50元補助;鼓勵鄉幹部參與種煙。規定鄉幹部如種煙8畝以上且交售乾煙20擔以上者,可帶薪離職9個月;設立多項獎項,如實行烤菸生產貢獻獎、先進獎、生產大戶獎等,並對達標的菸農給予豐厚的獎勵。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有新的突破。全鄉共有5條屯級公路建成投入使用,新啟動4條村級公路建設;新建沼氣池235座。同時,對全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改建,修建百布2.5公里三面光水利渠道;對龍王河三處攔河壩進行改建,從根本上解決沿河1000畝農田的排灌問題;啟動大史村河道修建工程,為開闢新的煙區提供有力的保障。全鄉財源建設有大的突破。鄉黨委大規模培訓農村黨員民眾,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培訓,利用“農家課堂”等平台培訓黨員民眾1.5萬人次。有了技術支撐,今年已有1萬多人次外出務工,創收5000萬元;同時依靠本地資源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鄉種植烤菸2700畝,烤菸葉突破400噸,給農民帶來400多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