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兵馬陶俑

以一號坑為例,兵馬俑排列成密集的多路縱隊,一律面向西方,立式俑高的達47- 48厘米,矮的達42- 43厘米,跪坐俑高25-

獅子山兵馬陶俑1984年發現於江蘇徐州獅子山西麓,共發現了四座兵馬俑坑,已出土兵馬俑2300餘件,都是陶質,質地細膩,為西漢中期或偏早的作品。是繼鹹陽楊家灣漢俑、西安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要發現。以一號坑為例,兵馬俑排列成密集的多路縱隊,一律面向西方,立式俑高的達47- 48厘米,矮的達42- 43厘米,跪坐俑高25- 28厘米。按裝備和姿態分為兵士俑、盔甲俑和跪坐俑。兵士俑身著長袍,盔甲俑穿戴盔甲,有的還背負箭壺,獅子山陶俑臉型上寬下窄,不留鬍鬚,具有東夷人秀的特徵。步卒作持械狀,手中所持亦多是象徵性的兵器,神態肅穆,面相飽滿,氣勢咄咄逼人,與西漢前期一般陶俑相似。獅子山陶俑身上的彩繪大多已脫落,從目前所見色彩保存較好的少數陶俑與楊家灣陶俑有相似之處,通體彩繪紅、白等色,以紅色為主,似更簡練抽象,同時更注重面部表情的刻劃,它是西漢重要的陶兵馬俑雕塑藝術珍品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