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晉乾寶《搜神記》卷二十
臨川東興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將歸,猿母自後逐至家。此人縛猿子於庭中樹上以示之。其母便摶頰向人慾乞哀,狀直謂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擊殺之。猿母悲喚,自擲而死。此人破腸視之,寸寸斷裂。未半年,其家疫病,滅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令黜其人。
釋義
臨川郡東興縣有一個人進山抓到一隻幼猿,便把它帶回了家。母猿跟在他身後一直追到他家。這人把幼猿縛在院中的樹上來給母猿看。那母猿便對著人打自己的耳光,做出要乞求哀憐的樣子,只是嘴裡不會說話罷了。這人不但不肯釋放幼猿,竟然還把它打死了。母猿悲痛地呼叫著,自己蹦跳著死了。這人剖開母猿的肚皮看看,只見它的腸子斷成一寸一寸。不到半年,他家遭到瘟疫而死,滿門滅亡。
人捉住猿子,猿母便悲號而死,肝腸寸斷。後就用“猿腸寸斷、猿 斷腸猿”等表示思念及其悲切,或寫猿的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