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與Debra Mickelson命名、敘述猶他翼龍的化石時,將它們歸類於翼龍目,翼展估計有1.2米,具有長尾巴。柯瑞克斯根據長尾巴、大型但不長的頸椎等特徵,將它們歸類於喙嘴翼龍亞目,但猶他翼龍的前肢沒有喙嘴翼龍類的溝痕。在2006年的莫里遜組翼龍類研究中,其他科學家認為猶他翼龍的化石在未處理的狀況下而歸類。在2007年,翼龍類專家Chris Bennett重新研究猶他翼龍的化石,並提出不同於柯瑞克斯等人的結論。他發現許多骨頭被錯誤鑑定,例如:顱骨碎片的位置其實並不明確,可能來自於其他部位、延長的尾椎其實是肋骨、肱骨則不清楚位置、肩胛鳥喙骨也被錯誤鑑定。Bennett無法將其他骨頭歸定位,而已知的骨頭也沒有翼龍類的特徵。Bennett甚至提出這些化石不具有翼龍類的特徵,因此將猶他翼龍歸類於雙孔亞綱的無法歸類屬,狀態為疑名 。
化學時期:侏羅紀晚期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蜥形綱Sauropsida
亞綱:雙控亞綱Diapsida
屬:猶他翼龍屬Utahdactylus Czerkas and Mickelson, 2002
模式種:猶他翼龍 Utahdactylus kateae Czerkas and Mickelson,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