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社火表演在中國很常見,不過,大多都是文社火,武社火則是河南省登封特有的,登封人把傳統社火和登封特有的武術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火,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猩猩怪和獨腳舞。該藝術表演形式,屬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起源根據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猩猩怪據說源於原始社會。八方村的猩猩怪社在登封市很有名,一出社就是一百多人,幾十根梢子棍護社,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氣勢威武。猩猩怪社表演時,既可表演拳術,也可表演單兵器,既可表演拳術對打,也可表演器械對練,既可地攤表演,又可上高台表演,花樣繁多,驚險刺激,表現了拳師們高超的技藝。一般來說,只要各村逢會,八方村的猩猩怪社都會受邀前去助興。從某種程度說,正是因為有武社火的存在,八方村傳統少林武術才得以不斷傳承。
表演形式
道具有大猩猩皮。表演時舞者鑽入猩狸皮內,伴隨著鑼鼓聲進行表演。猩猩怪動作單調、古樸,主要是搖頭、擺尾、翻滾、騰躍,樂曲節奏極強,隨著大猩猩的動作即興演奏出一連串熱烈、歡快、強勁的音符,主要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獨腳舞
相傳從大禹治水年間就流傳在登封市君召鄉胥店村、前孟村及附近村莊,又名獨角龍,俗名獨腿猴,是一種民俗舞蹈表演形式。表演形式很奇特,看起來類似獨腿高蹺,但和高蹺又有很大區別,高蹺是人站在棍頂上走動表演,而獨腳舞則是人站在棍中部,雙腿夾住棍表演,這種表演形式在全世界也可說是獨一無二。
年輕人自娛自樂
入夜,告成鎮八方村的一撥年輕人在村頭挑起燈泡表演起了猩猩怪,巨大的“猩猩”正和一位手持長矛的“獵手”廝打,搖頭、擺尾、翻滾、騰躍,一招一式十分利落,顯然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鼓鑼聲中,在胥店村和前孟村村邊的路上,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跳起了獨腳舞,不少人身穿戲裝,根據自己想像的故事情節,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演動作。他們時而列隊前行,時而拉起手圍成一個圈,有人雙手握把前蹦,有人單手握把起舞,跳得興起時,有人乾脆雙手撒把,有的甚至一手握把一腿蹺起,手舞足蹈表演起高難動作。村民王鐵錘老人告訴記者,村里熱愛獨腳舞的人有個不成文的約定,無論誰有什麼喜慶的事,都要亮出本事“舞”上一通,以示慶賀。這是一群村裡的年輕人在自娛自樂呢。
保護傳承
進入20世紀末21世紀初,由於人們生活娛樂方式的變化,“猩猩怪”表演活動也越來越少,能表演的年齡都大了,動不起來了,只有幾個有興趣的小伙子抽空學一陣,但是很多難度大的動作已經做不起來了。
為了挽救日漸衰退的武社火,有關部門也曾做過許多努力。1995年,登封市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到前孟村指導編排舞蹈動作,並下撥資金購買行頭、道具。從2006年開始,登封市文聯重新挖掘“猩猩怪”的有關資料,並將其列為登封重要的民俗文化。2008年4月,鄭州市政府把猩猩怪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