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曼德拉山岩畫
曼德拉山岩畫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東緣曼德拉蘇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內,分布著4234幅數千年前的古代岩畫,是世界最古老的藝術珍品之一,堪...
介紹 藝術 研究 保護 -
賀蘭山岩畫
賀蘭山岩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2016年國家首批20家之一),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在古代是...
概述 類型 內容表現形式 年代 分布 -
岩畫
岩畫是一種石刻文化,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石刻,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它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象,是人類先...
基本介紹 岩畫分布 藝術風格 審美特徵 中國岩畫 -
狼山岩畫
狼山岩畫,是一種記錄舞蹈的圖畫,是一幅表現室內舞蹈場面的岩畫,十分珍貴。狼山岩畫中的舞蹈場面處處能見到,有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動作則比較簡單,或雙臂...
概述 具體介紹 -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是雕鑿在陰山山脈岩石上的圖像,分布地域廣泛,主要集中在內蒙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磴口縣等旗縣的境內,題材涉及動物、人物、神靈、器物、天體等。 ...
歷史沿革 分布範圍 藝術特色 歷史價值 發展歷程 -
黑山岩畫
黑山岩畫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岩畫”,1972年發現,有自戰國至明代的岩畫5處,總計153幅。甘肅省政府1981年9月10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畫面所...
簡介 內容 保護 評價 -
博什瓦黑岩畫
博什瓦黑岩畫為唐宋時代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彝族宗教文物遺蹟。它位於昭覺縣城西南部的碗廠鄉團結村博什瓦黑的南坡上。東距昭覺縣城63公里,西離西昌市區46公里。...
簡介 形成背景 分布情況 藝術特色 文化內涵 -
阿爾泰山岩畫長廊
從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哈巴河縣,直到該地區最東部的青河縣,逢山必有岩畫。因此,素有“阿勒泰山千里岩畫長廊”之美名。
由來 露天藝術館 介紹 施法工具 -
博什瓦黒岩畫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碗廠鄉博什瓦黑山南麓。博什瓦黑,彝語為“神像畫下的岩洞”之意。唐代南詔時(748-937年)刻繪。岩畫刻在16塊岩壁上,共17...
信息 簡介 文物保護 岩畫介紹 博什瓦黑岩畫形成的背景與現狀 -
《人面岩畫之謎》
《人面岩畫之謎》作者:宋耀良,第一版(2008-4-1)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平裝大32開共318頁。該小說基於考古學前沿研究成果,再現史前人類抵達大洋...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書摘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