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人員
出 品 人:龍 野
編 劇:喬 傑
導 演:喬傑
制 片 人:肖霖生
攝 影:楊曉華;
製片主任:楊忠勛 傅一軒
主 演:李振芳、劉叢佳、賈新光、超凡、韓旭。
內容簡介
《狹路年三十兒》這部有點俠氣又不乏東北韻味的影片並未呈現給廣大觀眾一個賀歲喜劇,而是採用倒敘手法講述了一段戰爭故事。講述了1947年的年三十兒,深居東北某深山的獵戶山爺和孫女遇上了兩名解放軍戰士、兩名國民黨士兵、一個國民黨少尉。本應處於敵對的7個人,在並不豐盛的年夜飯桌上,相互拜年道賀。在千鈞一髮之際,山爺的那句“都是中國人,打啥呀”,使國民黨老兵王長鎖毅然選擇了正義。
劇照該劇劇照
劇照(9張)拍攝花絮人常說影視這行是年輕人的活,我不以為然。我們的導演徐慶東今年已經六十出頭了,卻仍舊保持著那份執著與激情。比起很多年輕導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他的閱歷和經驗更是那些年輕導演們所望塵莫及的。
在本片開機前的工作會議上,導演提出:我們要一邊拍著其他相對容易拍的戲,一邊準備那場“對台戲”。這個計畫是太英明的。因為剛剛開機,各個部門還需要幾天的磨合,而這場“對台戲”是本片重要的開篇,絕對不能上來就拍,那樣藝術質量可能會得不到保障。但這場戲又不能放在最後拍,因為越是到最後大家就越是急著回家,歸心似箭,工作態度上可能就不是那么積極了,況且那時所有人的體力也個是問題,再讓大家連續拍三到四個“大夜”是不可能的。所以導演把這場重中之重的“對台戲”安排在了開機一個星期以後,這樣各部門既有了默契,工作情緒也正是最高漲的時候,體力上也沒有問題。
上午我們沒有出工,為了晚上的對台戲,大家睡到中午十一點多才起床,吃過午餐,大隊出發到了上豐垢(音同侯)村,拍了些日戲。下午六點整的時候,美工和道具應景布置好了現場,燈光師傅們也在架燈。導演和攝影師來到現場,拿著前一天晚上針對這場戲弄出來的分鏡頭劇本和機點陣圖在現場進行著調度和調整。這場戲大大小小一共六十多個鏡頭,這要是沒有經驗,絕對得亂套。走完了調度,導演讓我帶著所有的演員又走了一遍。因為他們都是非職業演員,第一次拍戲,這么複雜的一場戲,提前帶著走一遍調度包括告訴他們機器的調度是非常必要的。於是我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帶著他們從頭到尾走了一遍,讓演員們心中有了數。
這些工作都是在天黑之前完成的,因為我們要在天一黑就開拍。吃過了晚飯,天黑了下來,導演一聲令下,緊張的拍攝開始了,指揮民眾演員的、指揮兩個舞台上小花戲演員的、給主要演員走戲講戲的、測光調光的等等真跟戰場差不多,雖然看似很亂,其實都在導演有條不紊的拍攝計畫中。
我們就這樣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有條不紊的拍著,忽然間覺得特別的困,腰也疼腿也酸,渾身上下別提多難受了,我一看錶,已經是凌晨三點多了。可再看導演,依然精神抖擻著拿著喇叭喊了這邊喊那邊。真不相信他已經是六十的人了,我這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都夠嗆了,他還那么精神,不佩服不行啊。眼前的這一幕正是老一輩電影人的敬業精神啊!感慨之後就更應該努力工作了!凌晨五點的時候天蒙蒙亮了,因為這場戲全是夜戲,所以在導演一聲“收工”後,才結束了第一天的拍攝。
後來的三天中,我們都是下午兩點出發,第二天的凌晨收工。好多民眾演員都不願意來了,說沒有你們這么乾的,連著幾天不讓人睡覺。呵呵 他們不知道影視拍攝就是這樣的。我靈機一動,給民眾演員做工作的時候,就總拿導演當擋箭牌,別說這個擋箭牌還真管用,“你們看看,導演那么大歲數了,不也是每天從早到晚再從晚到早嗎,咱們還能逮空休息休息,可導演一會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大家再堅持堅持”!聽了這話大夥看看一直忙碌中的導演,不覺肅然起敬,於是不說話了,一心一意投入到拍攝中。
經過四個大夜的艱苦奮戰,我們終於把這場對台戲給拿下來了。這場戲拍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放鞭炮,噼噼啪啪,響徹整個上豐垢村,就像是為我們的勝利而慶賀。懷著激動的心情,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又一次聽見導演那熟悉的喊聲:“停,過,收工!”,此刻,聽見這聲音,真是充滿幸福啊!為什麼?因為當你聽到這個喊聲的時候就意味著可以回去睡覺了,哈哈。
現在片子已經進入後期製作了,每當看到這場“對台戲”的時候,我的心情依然激動,那四天大夜戲辛苦忙碌的景象仍然歷歷在目。這裡我要對我們這部電影的所有演職人員說聲辛苦了!要對我們敬愛的導演說聲:謝謝!是您的認真和敬業,才使得這部電影的拍攝如期完成,是您的專業和激情讓我們對這部電影信心百倍,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