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漲停板

狙擊漲停板

狙擊漲停板是專門研究狙擊漲停板的,書中闡述了我狙擊漲停板獨到的見解與操作技巧,闡述了股價在暴跌之前的多種形態以及賣出的操作策略,揭秘股價漲停玄機,引領通往主升浪之路,助你在頂部勝利出局。

基本信息

狙擊漲停板

叢書名: 專家論股系列叢書
作 者: 張華 著
出 版 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7-1
字 數: 241000
版 次: 1
頁 數: 241
印刷時間: 2008/07/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20076299
包 裝: 平裝
分類: 圖書 >> 個人理財 >> 證券/股票
定價:¥30.00

編輯推薦

揭秘股價漲停玄機,引領通往主升浪之路,助你在頂部勝利出局。
作者的三大發現:成交量的標準線不僅區別成交量的性質,而且發出準確的買賣信號,漲停板的位置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成敗,狙擊漲停板的五個贏利模式以及股價見頂的三個信號。

內容簡介

本書就是專門研究狙擊漲停板的,書中闡述了我狙擊漲停板獨到的見解與操作技巧,闡述了股價在暴跌之前的多種形態以及賣出的操作策略。
第一章介紹了股價漲停前的三部曲:異動形態一洗盤形態一反轉形態。從而縮小了自選股的範圍,也集中了跟蹤觀察的重點目標。
第二章介紹了我的第一個重大發現,成交量的性質與形態理論:“成交量的標準線既是劃分成交量性質和形態的標準線,又是發出買賣信號的標準線。”按照標準線劃分的性質和形態發出的信號進行交易,狙擊漲停板和勝利大逃亡並非難事。
第三章介紹了成本均線的幾種形態。
第四章介紹了籌碼分布的主峰,以及看籌碼主峰的操作策略。
第五章介紹了分時圖上的形態以及盤口語言。只研究那些主力在發力時的分時圖,把目標集中在分時圖上的缺口波、N字波和洗盤波上,它們是漲停板啟動的前奏。
第六章介紹了我的第二個重大發現,也就是漲停板“位置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成敗”的理論。使人們能從多種性質的漲停板中尋找出具有突破拉升性質的漲停板,其後就是主升浪。
第七章是對前六章的一個綜合運用,前六章對股價走勢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分解分析。這一章講述綜合操作的具體技巧、方法,力求狙擊個股突破拉升性質的漲停板,在波段主升浪的啟動時及時介入,享受主升浪的樂趣,以及在主升浪的最高點或次高點及時賣出的操作技巧。這一章,重點介紹了我總結出的狙擊漲停板綜合分析法和五個贏利模式以及股價見頂的三個信號理論(警告信號、見頂信號、下跌信號),這是我的第三個重大發現。
第八章談了一點自己對炒股的感悟,或許對涉足股市的朋友也有一點啟發與幫助。
通過以上提綱挈領的介紹,你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切入點是漲停板,抓的是各種形態的重點,追求的是股價走勢圖中最精彩、最具爆炸性、最激動人心的主升浪。同時也介紹了股價急劇上漲之後,頂部即將來臨的三個信號,使你能在暴漲之後及時賣出;在暴跌之前勝利大逃亡。如果你具備了炒股的基本常識,或許已有一段炒股的經歷,或許還在遭受著套牢、虧損的折磨,你不妨讀一讀本書,看一看股價在漲停板啟動前的多種表現形態以及在頂部到來的多種表現形態。換個方式思考,或許可以改變你的思路,使你的操作發生質的變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K線形態分析重點
第1節 K線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
第2節 K線的異動形態
第3節 異動形態後的洗盤形態
第4節 洗盤結束後的反轉形態
第5節 抄底的最佳時間
小結
第二章 成交量形態分析重點
第1節 成交量的三條標準線
第2節 均量線形態分析
第3節 成交量的異動形態
第4節 指數波段頂與底的判斷
小結
第三章 成本均線形態分析重點
第1節 成本均線
第2節 成本均線的多頭排列形態
第3節 成本均線的空頭排列形態
第4節 成本均線的黏合形態
小結
第四章 籌碼分布形態分析重點
第1節 籌碼主峰
第2節 籌碼主峰的穩定性
第3節 籌碼主峰的移動性
小結
第五章 分時圖分析重點
第1節 話說盤口
第2節 從漲跌率判斷大盤的漲跌方向
第3節 開盤前後
第4節 買賣盤性質分析
第5節 分時圖的價位線形態
第6節 分時圖的均價線形態
第7節分時圖上的角色互換形態
第8節收盤前後
小結
第六章 漲停板分析重點
第1節 漲停板的位置與性質
第2節 漲停板的時間之窗
第3節 追漲的最佳時機
第4節 漲停板未來走勢的判斷
小結
第七章 實戰操作技巧
第1節 看大盤做個股
第2節 狙擊漲停板綜合分析法
第3節 買股前的三個原則
第4節 買股後的兩個原則
第5節 我的贏利模式
第6節 狙擊漲停板的兩個最佳位置
第7節 K線圖上的三個關鍵點
第8節 見頂之前分時圖上的警告信號
第9節 K線圖上的見頂信號
第10節 K線圖上的下跌信號
第11節 三個信號小結
第12節 成交量上的異動信號
第13節 成交量的陷阱與騙局
第14節 5日成本均線的警示信號
第15節 波段操作
小結
第八章 炒股的感悟
第1節 狙擊漲停板要有洞察力
第2節 可借主力之力
第3節 可乘主力之虛
第4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第5節 尋找自己的贏利模式
第6節 此一時彼一時
第7節 心輕上天堂
第8節 心貪得不到
第9節 帶著先進武器上戰場
第10節 行成於思毀於隨
第11節 在錯誤中超越自我
第12節 空倉狙擊漲停板
小結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K線形態分析重點
第1節 K線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
K線是以圖形表示價格,專門描寫價格變化的一種工具。
一根K線包含了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四種價格及其相互關係,有實體、上下影線之分,又有陰陽線之別。打開股票行情圖,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根根K線組成的股價走勢圖。股價走勢圖反映了一段時期股票價格的運行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有無主力操盤及運作的痕跡,比如建倉、洗盤、拉升、出貨等形態。由於人們對K線組合的理解不同,導致了在K線形態分析上的差別,從而出現了買與賣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行為。
有些人以K線為主要的分析工具,又有人偏好技術指標。實際上許多技術指標是以K線中的某個價格作為計算依據的。比如人們常用的平滑移動平均線指標MACD,就是以今日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的。
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是12日的,則計算公式為:
今日EMA(12)一2/(12 1)×今日收盤價 11/(12 1)×昨日EMA(12)
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是26 E1的,則其計算公式為:
今日EMA(26)一2/(26 1)×今日收盤價 25/(26 1)×昨日EMA(26)
再比如rsl指標,具體的公式如下:
RSI(t)=t日內漲幅之和/(t日內漲幅之和 t日內跌幅之和)
從RSl的公式可以知道這一指標僅僅涉及收盤價,因此,主力只要操縱收盤價就可以達到讓技術指標聽話的目的。
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許多技術指標可以說只是告訴人們一些市場當前交易的統計結果。在非常態的情況下,許多技術指標則顯得有些失真、有些落後。
我們看到,通常主力在建倉時候的運作是悄然進行的,而在洗盤、突破拉升或出貨時則常常是奇招迭出,打破常規,以奇制勝,在這些奇異的變化中,常態下的技術指標也就多少有些跟不上了,再加上主力的刻意修正,從而產生了許多假信號,也使許多技術指標出現了金叉不漲、死叉反漲的尷尬形態。因此我覺得與其看由K線衍生出來的技術指標,還不如直接地看K線。因為,不管是主力製造騙線也罷、修正指標也罷,每一筆正常的交易都要通過真金白銀來實現的,這都會反映在K線上。K線要比許多技術指標領先一步,會更快、更真實地反映多空力量的對比、多空的交戰以及戰況的結果。K線實際上就是投資者心理行為的一種外在表現,在K線分析中,將投資者的心理行為包含其中就會對未來趨勢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因此,可以說K線是最真實、最超前,也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投資者不可捨本逐末。
當然了,主力同樣會在K線上做文章,但那比技術指標明顯多了。
K線的經典戰法首推“酒田戰法”,其戰法就有78條之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的發展變化,K線這種傳統的分析工具也被主力演化出許多新的內涵,這個舶來品也被添加了許多深奧的中國哲學和軍事思想,所以,學習K線,也要考慮中國文化。
在分析之前,讓我們引用一下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戰鬥等概念,加深一下對股市的理解。在軍事上,戰略是指導戰爭全局的計畫和策略;戰術,是進行戰鬥的原則和方法;戰鬥,是敵我雙方所進行的武裝衝突。
把這些概念運用到股市上,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
股價走勢圖反映的是主力的戰略和戰術,單根K線則是多空雙方的具體戰鬥。
在這場戰鬥中,主力就像軍事家一樣,用盡了兵家權謀。
孫子有一段名言:“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譯成白話文:“用兵作戰,是一種詭詐的行動。所以有作戰能力,卻裝作沒有作戰能力;要用兵,卻裝作不用兵;要向近處行動,卻裝作要向遠處行動;要向遠處行動,卻裝作要向近處行動;用小利來引誘敵人;趁其混亂戰勝敵人;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他;敵人兵力很強大,就要避開他;激怒敵人,然後挫敗他;卑辭示弱,用以驕縱他;敵人閒逸,設法疲勞他;敵人團結,設法離間他。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些就是軍事家取勝的秘訣,是只可意會而不可以事先言傳的!”
——引自《武經七書註譯》
可以說,股市上的主力,把孫子的這個軍事理論運用到股票操作中,且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散戶,不能不知,不能不學,不能不防。孫子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事上是這樣,股市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表現最突出的,莫過於主力拉升前的異動與洗盤。
第2節 K線的異動形態
在這本書里,我捨棄了股市上大家都知道的股價走勢形態圖,特別是一些被市場公認的股價走勢形態圖,原因是主力經常用這些形態來矇騙市場。於是我們經常看到:W底後或者頭肩底後股價還會下跌,標準的M頭或頭肩頂後,股價卻不跌,反而漲得更高。因此,我打破慣性思維另闢蹊徑,只尋找出現異動形態的股票進行研究。
我發現,股價的異動形態常常是在主升浪啟動之前出現。如常見的異動形態:跳空長陽、跳空長陰、七連陽、複合七連陽、假陰七連陽、組合的上吊流星線、高位雙十字線等等。在這些異動形態出現的同時,經常有風險性提示公告,好像上市公司非常仁慈地告訴市場,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在提醒大家,要防止風險。豈不知,提示後不久,風險沒見來臨,反而出現了連續漲停板的主升浪。
比如600841上柴股份。在2007年7月30日、31日連續兩天漲停板,8月1日又跳空高開收出一根跳空長陰,當天的換手率高達26.08%
2007年8月7日,公司公告稱:上柴股份因媒體報導需澄清,8月7日全天停牌
8月8日,刊登澄清公告,上午停牌一小時。

相關詞條

管理理論管理軟體西方經濟學期貨國際金融
MBA經濟學派股票銀行保險
人力資源經濟學家基金財政貿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