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山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在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南沙河鎮與木石鎮之間,有一座山,叫狐台山(狐駘山),又作目台山,俗稱狐山,為春秋邾國地。魯國大將臧紇率師救鄫侵邾,在狐駘大敗。明代魯莊王朱陽鑄葬於山之陽,有魯王陵在此。狐台山東,今木石鎮地,在漢代為魯國蕃縣的目台亭轄地。

狐山 歷史地理情況

在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南沙河鎮與木石鎮之間,有一座山,叫狐台山(狐駘山),又作目台山,俗稱狐山,為春秋邾國地。魯國大將臧紇率師救鄫侵邾,在狐駘大敗。狐台山東,今木石鎮地,在漢代為魯國蕃縣的目台亭轄地。明代魯莊王朱陽鑄葬於山之陽,有魯王陵在此。

萬曆二十四年于慎行編《兗州府志》記載:“皇明魯莊王園,在縣(滕縣)城東南二十里狐台山麓,俗謂壺山是也。”明版《滕縣誌山川志》還記載道:"城東南十五里曰狐台山,一名目台山。山戴石如灰堆狀,興雲即雨。俗呼省台字,遂訛為湖山。又曰壺山者,皆非也。按魯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繒(又作鄫)、魯臧訖救繒,侵邾敗於狐台。杜預注云:“魯國蕃縣東南有狐台山是也。又有目台[yi]亭。今山南頭名木石者,疑亦目台之訛也。通志亦誤。”"

清《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二兗州府滕縣》載“狐駘山縣東南二十里。《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於狐駘。哀二十七年,越子使後庸言邾田封於駘上。杜預曰:蕃縣東南有狐駘亭,亭因山以名也。”
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誌古蹟志墓》載“魯莊王墓在狐台山上”。狐台山西麓有上營村,為明王墓陵護衛營所在地。“狐”時訛作“湖”,蓋明王墓講究山水,避“狐妖之氣”,所以該版志書的“藝文志”有一篇《修湖山陵成記》記載“湖山,去兗百五十里許,離滕縣約二十里東南,極秀麗。可觀龍蟠虎踞,草木森郁,左右前後,居氓稠密。”“碑在三官廟,廟在狐山西麓之西,當東入孔道,秒東南數十步,村名狐山營。康熙四十四年碑以為魯王葬妃於此,為守營教尉駐兵所,故曰‘營’。”“山環其東西北三面,南開一面與山口對,形勢開敞,北依狐駘,東窺蟠龍,南望落鳳。王所謂“龍盤虎踞者也。”
2001年版的《滕州地圖》海拔327米的“狐山”,新版百度地圖也作"狐山"。

狐山的傳說故事

狐山頂上有一條青石群,在遠處看很象一條橫臥著的龍。它的四周橫七豎八地立著些大石頭,猛一看,都象曲在那裡的狐狸。要說,這還是個動人物故事呢。
在很古老的年代,東海邊活動著一隻灰白色的狐狸,天長日久,成了精。它想升天成仙,駕雲私闖南天門,被天兵逮住,把它壓在了東海邊的一座山下。過了不長時間,龍王要擴大海疆,就請二郎神把這座山搬到了滕縣的東南。
那個隨山而來的狐狸,在十幾里長的葫蘆套里定居下來,繼續做它的成仙夢。又修煉了不知多少年,不僅能呼風喚雨,還能搖身十八變。它有時變成一個白面書生,闖入民宅,糟塌少女。有時變成一個黃花美女,戲弄民間的小伙子。它還招來了很多狐狸,結成隊,到山下的村里,偷雞拉羊,踐踏瓜果。狐妖乾的這一切,都被盤居在山上空興風布雨的玉龍看在眼裡。它想除掉狐妖,多次水淹葫蘆套,可那狐妖法術大,淹不了它。
有一年,大旱,莊稼樹木都幹了葉,地上大部分生物死絕了。滕縣上空由於玉龍盡力相救,莊稼才勉強活得下去。在葫蘆套里,狐妖施展法術,按時下雨,山林茂密,野果子壓彎了樹枝。一些野獸紛紛往葫蘆套奔,有些人沒有東西吃,餓得不撐,也冒險去采野果,但多都被野獸吃掉了,人們只好等地里的莊稼活命了。
狐妖又勾結螞蟻精,要吃光地里的莊稼。一時,螞蟻滿天飛,過不了幾天,別說地里的莊稼了。就是連房上的乾草也沒剩下。玉龍急得沒辦法,駕雲來到東海龍王那裡,請老龍王降雨滅螞蟻。老龍王說:“凡水治不了螞蟻,只有天庭里的仙水能行。想除掉狐妖,沒有鎮妖珠不行,這鎮妖珠在天廷的寶庫中存放,有重兵把守,很難弄到手。再說鎮妖珠一炸,你自身也保不住。”玉龍下了決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闖天庭、盜寶珠,吸仙水,救百姓。
玉龍告別老龍王,駕起雲頭,直奔天廷。到了天上一看,大吃一驚:寶庫外邊,兵三層,將三層,個個手持兵器;水池四周,水三層,火三層,八面不透風。玉龍見無法下手,只好用了個調虎離山計,放火燒了南天門。趁天上亂亂的時候,盜出鎮妖珠,又躍進水池吸足仙水,跳上雲頭,直奔葫蘆套。
玉龍把仙水吐向大地,螞蟻變成糞上紛紛落下。枯黃的莊稼變青了,捲成筒的樹葉展開了。玉龍再一次用仙水淹葫蘆套,野獸被仙水淹死了。狐妖見了,駕雲竄出葫蘆套,玉龍緊追不放,一場廝殺在空中展開了。
只見一團黑雲和一團白雲在空中上下翻飛,戰了十幾個回合,玉龍身上多處受傷,難以支持了,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鎮妖珠向狐妖擊去。珠子正好打在狐妖的頭上,一聲巨響,火光四射,狐妖變成碎石向下落去。玉龍也感到身子一沉,失去了知覺,向山頂上落去。
後來,狐妖在山頂上變成了那些大石頭,玉龍也變成了一具石龍騎臥在狐山頂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