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狄道:古地名,今甘肅臨洮縣。古代為狄人所居,故名狄道。《史記·孝文帝本紀》、《後漢書·百官志五》說:“縣有蠻夷曰道”。秦穆公用由余之計,向西開拓,西戎八國臣服於秦,隴坻以西綿諸、緄戎、翟豲之戎,相繼為秦所征服,並在當地設“縣”、“道”管理。秦伐西戎後設定了邽縣(今天水一帶)、冀縣(今甘谷縣)、豲道(今武山縣)、綿諸道(今天水)、狄道等。秦始皇統一六國,拓疆闢土,開始在民族地區設“道”進行統轄。所謂“道”,與內地的“縣”是有區別的。《漢書·百官公卿表》說“縣有蠻夷曰道”。漢代設狄道縣,故城在今甘肅臨洮縣西南。東晉十六國時,屬武始郡。隋代以前臨洮縣是指今天的岷縣,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改臨洮郡置岷州,復溢樂縣名並為州治。之後岷州成為今天岷縣的穩定稱謂延續下來。唐初,置臨州,後置狄道郡。安史亂後,陷入吐蕃。五代時吐蕃置武勝軍地。宋金時期,曾在狄道縣設臨洮府,狄道縣也長期為隴西郡的治所。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乾隆五年(1740年),遷府治於蘭州,升狄道州,民國二年二月降州為縣。民國18年(1929年)1月,狄道縣改稱臨洮縣。
新中國成立後,初屬臨夏地區,後屬定西地區。1960年,成立臨洮地區,不久裁撤,仍為定西地區轄縣。
古狄道長期為隴西郡治所。隴西郡轄地約為今日之甘肅中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的廣大區域,而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所以,古隴西就是指今臨洮縣。
狄道之戰
三國魏正元二年(蜀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徵西將軍陳泰迫退蜀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狄道之戰七月,蜀衛將軍姜維乘魏大將軍司馬師病亡,督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數萬人攻魏。八月,到達枹罕(今甘肅臨夏東北),遂向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魏徵西將軍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率所部進駐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到達後,再鉗擊蜀軍。王經不俟陳泰軍至即擅擊蜀軍,先後敗於故關(今甘肅臨洮北)、洮西,大部傷亡或逃亡,殘部萬人還保狄道。姜維乘勝圍狄道城。魏大將軍司馬昭命長水校尉鄧艾出任安西將軍,與陳泰併力抗擊蜀軍,並遣太尉司馬孚為後援。陳泰與鄧艾軍會合後,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今甘肅渭源西北),進至狄道東南山上,燃火擊鼓與城內聯絡,守軍見援軍至,士氣大振。姜維督軍沿山進攻,被魏軍擊退。陳泰揚言截斷蜀軍退路,蜀軍震恐,遂於九月二十五日撤軍退走鍾堤(今甘肅臨洮南),狄道之圍遂解。陳泰加強城防工事,增添防守兵力後,率兵還屯上邦(今甘肅天水)。
歷史文化
廖化堡遺址
廖化堡為三國時蜀將廖化鎮守侯和城時所築,位於縣城南20華里的玉井鎮店子街東南的山上,背靠玉井峰,居高臨下,整個洮陽川盡收眼底,是一個地勢十分險要的古城堡。這裡曾出土過不少歷史文物,有長約1.5尺的鐵戟、兩塊小石磨及五銖錢、磚瓦殘片等,城堡現僅殘存牆基。侯和城遺址
侯和城位於縣南30華里處的嵐觀坪上,為三國時曹魏所築,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據《狄道州續志》載:“嵐觀坪,今名南觀坪,在州南三十里。坪自玉井峰落脈高七丈,形如箕舌,直逼洮水,坪南抹邦川,系達巴蜀通道,三國時姜維九伐中原,皆取道於此。魏築侯和城戍之,城址至今猶存……蓋南川之有嵐觀坪,猶北川之康家崖也,康家崖設險可以防河州,嵐觀坪設險可以防洮岷。”
呂布城遺址
據《臨洮縣誌》載:“呂布城在臨洮府西二里洮水東岸,相傳呂布所築,今遺址尚存。”此城大致方位在今臨洮城之西南,以木廠雍家莊為中心,西臨洮河,南去高家堡,北至木廠魚池。20世紀50年代初,城基尚存,今已被毀。呂布為漢末董卓(今岷縣人)部將。可能是董卓擅權時,呂布掌管朝廷築城事宜時,構築此城。
遺憾的是,這些風雲當年的古城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從縣誌和記載大略了解。雖然沒有親眼見證那些輝煌,我們還是能從字裡行間領悟曾經的繁盛。歷史的殘雲吞噬了古城的偉岸,當年風華,漸行漸遠。
夢回洮水岸,依稀古城風……
安故城遺址
安故城在縣城南30公里的南屏鎮安川村,城址西北臨洮水,南去格致坪,東接郭家泉,城址已夷為耕地。過去,在那裡曾發現大量殘磚破瓦及五銖錢等。據《狄道州志》載:“安故古城,在臨洮府南,漢置。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西羌反攻安故枹罕城。”、“安故在隴西郡南四十七里,唐時為安國鎮,五代周太祖廣順中(951年——953年),自安國鎮至涼州立三州,以控扼諸羌。”《前涼錄》載:“東晉永昌元年,張茂分安故郡置定州。”明萬曆《臨洮府志》中說:“漢徙留何諸羌於此,築城居之。”哥舒翰紀功碑
哥舒翰(約704年——756年),唐代猛將。安祿山叛亂時,他統兵20萬守潼關,任兵馬副元帥之職,因為受到楊國忠的猜忌,被迫出戰,兵敗投降,遭賊人殺害。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攻取吐蕃洪濟城,大敗吐蕃軍於洮河流域,收復黃河九曲,“置洮陽郡、築神策、宛秀二軍”,立下赫赫戰功,受到朝廷稱讚,唐人多有歌詠。
哥舒翰紀功碑屹立在臨洮城內南大街(原有廟宇,當地人稱“石碑觀”),坐北向南,有三面磚壁圍護,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載,此碑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所立,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全碑由巨石製成,額高0.92米,已破裂為三塊,碑額僅有“丙戌哥舒”四字可辨。碑身上有裂紋三道並有深凹殘缺,風化嚴重,高4.25米,寬1.84米,碑正面刻有隸書碑文12行,現存60餘字,字勢雄健,筆力遒勁。碑額刻獸形、雲紋,碑座乃巨石加工而成,共5個階層,高2.4米,整碑高大雄偉。
清代臨洮詩人吳鎮曾在《題哥舒翰紀功碑》一詩中贊到:“李唐重防秋,哥舒節隴右。浩氣扶西傾,英名壯北斗。帶刀夜夜行,牧馬潛遁走。至今西陲人,歌詠遍童叟。轟轟大道碑,湛湛邊城酒。長劍依崆峒,永與乾坤久!”
英雄遠去,功績猶存。殘碑那斑駁的身軀,仿佛低聲訴說著英雄戎馬邊塞的盪氣迴腸……
將台姜維墩
姜維墩遺蹟位於臨洮縣城東面之嶽麓山頂,居高臨下,可俯瞰臨洮縣城全境及周圍5公里左右的地方。墩台系黃土夯築,南北長22米,東西寬14米,高約10米,夯層厚0.14米。夯層中夾有草繩痕跡。墩台頂部南北長13米,東西寬6米。墩台下方暴露粗繩紋瓦片,曾出土秦漢磚瓦及鐵戟、鐵甲等遺物。墩台附近曾出土秦漢墓葬隨葬明器彩繪雲氣紋灰陶奩等。姜維墩南約100米處亦有墩台1座。此二墩皆系秦漢烽燧,後世不斷修葺利用。
站在姜維敦上,俯瞰風光綺麗。殘風呼嘯,眼前朦朧是當年點兵的盛勢,豪情萬丈……
肅穆英雄冢
漢墓群
臨洮縣龍門鎮政府附近,有一個漢墓群,是秦隴西郡守李崇子孫的累代族葬之地,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潺潺的濫水經過,兩邊的大山巍巍聳峙,古冢連綿,綠樹環繞,蔥翠的野草綿延起伏,呈現出一派肅穆、莊嚴之象。據史料記載,秦國功臣隴西郡守李崇,即“建功北狄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的隴西房李氏始祖。李崇之子李瑤為狄道侯,李瑤之子李信為秦大將軍、隴西侯,李信之子李超為漢大將漁陽太守,李超之子李仲翔漢初為將軍。
面對著肅穆的漢墓群,我們心中滿滿的都是敬仰。夢回秦漢,泠冽的銀華下,英雄那執著傲然的身影,呼嘯滄桑……
戰國秦長城起首
臨洮以秦長城西端起首之地而聞名於世,這裡的長城遺址是全國最古老的長城遺址之一。臨洮縣境內的古長城是戰國時期修築的。秦國為了保護其西部重鎮隴西郡治狄道(今臨洮縣)和秦都通往隴西的通道而修築了穿越隴西、北地兩郡的長城。
戰國秦長城從臨洮縣境的新添鎮三十墩洮河邊的南坪望兒咀抬起龍頭,再蜿蜒經過渭源、隴西、通渭、靜寧入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達固原經彭陽再入甘肅境內,經鎮原、環縣、華池進入陝北,經吳鎮、靖邊、榆林,達於內蒙古之準噶爾旗東北的十二連城。
水磨坊
洮河流域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休養生息,這裡自古林草茂盛、雨水豐沛,山澗河谷小溪遍布,流水潺潺,這為水磨的大量推廣和套用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因此洮河流域也是我國最早使用水磨的區域之一。
乾隆年間狄道(今臨洮)有水磨962輪,足見其時水磨之盛。
北宋著名文學家張舜民,在岷州(今甘肅岷縣)任職期間即興揮毫寫有《水磨賦》,頗有氣勢。其中寫道:“覆廈屋之沉沉,灑長溪之沸沸。徒觀夫老鴉鹹集,麥禾山積。碓臼相置,齒牙相切。碾磨更易,晝夜不息。洶洶浩浩,砰砰礪礪。鼓浪揚浮,交相觸擊。飛屑起濤,雪翻冰析。力盡而休,功成而退,若君子之善出處也。”
水磨房是一幅水碧山清、逐水而立、充滿生機的生活畫面。它蘊涵著古樸的情調,更浸透著山水相依的幽雅情致。
歷史名人
董卓(三國名人) 隴西臨兆人
貂禪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甘肅臨洮人
李皓 (西涼政權建立者)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南)人
李思訓 (唐代大將軍山水畫家)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
李大亮 (585年—644年),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先後生活在魏度支尚書李琰曾孫,頗有文才武略,後遷徙涇陽。李淵入關後,任其為土門令扶弱濟貧,勸農墾荒。又單騎入胡,說降群胡,被升遷為金州總管府司馬。期間攻打王世充部,因連破樊、鄧等十餘座城池有功,升遷為安州刺史。進兵廣州後再建奇功,遷越州都督。唐太宗貞觀初年轉遷交州都督,封武陽縣男。接著又遷任涼州都督,政績卓著。唐太宗稱讚他“有臣如此,朕何憂。”貞觀八年(634年),為劍南道巡省大使,與李靖遠涉青海大敗吐谷渾,進爵為公,拜右衛大將軍,接著又兼任工部尚書,身兼三職,位處顯赫,但始終恭儉自持。卒後諡號“懿”,陪葬昭陵。
李暠 (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為東晉時期的西涼武昭王李仲翔之第十九代孫。十六國時期的西涼政權的建立者。
劉雄 (?—578年),字猛雀,臨洮人。少年聰明過人。初為北周太祖親信,賜姓宇文氏。孝閔帝登基封為大都督。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3年),治中外府屬,從征洛陽。又從齊公憲出宜陽,為府掾,封周昌縣伯。與柱國宇文盛抗擊齊將段韶,據塹力戰。後遷軍司馬,進爵為侯。武帝建德初年(572年),轉遷內史中大夫,授河州刺史。建德五年(576年)從征吐谷渾,戰功卓著。又因功升任大將軍、柱國、趙郡公。後鎮守幽州而戰歿,贈亳州總管。
辛雄 (?—534年),字世賓,北魏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任給事期間10年不遷。清河王懌任其為司空戶曹參軍,管理田曹事務。後升遷司徒戶曹參軍,盡心政務,處事正直。歷任尚書駕部、三公郎。朝廷每有疑義,多聽從辛雄意見,在當時享有很高威望。後又遷司空長史,聲望日高,曾有丞贊曰:“得如雄者三五人共事,足矣。”荊州少數民族暴動,辛雄以行台左丞與前軍臨淮王平定,又遷尚書右丞,任為度支尚書兼侍中。北魏孝武帝時,位至尚書左僕射、侍中。
岳鍾琪 (1686年—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甘肅臨洮人,晚年落籍四川成都。清代名將、詩人、書法家。曾任需次同知(文職),清聖祖康熙年間,改任松藩鎮(今四川松藩)游擊(武職),後升為副將。雍正初年(1723年),被任命為奮武將軍,跟隨川陝總督年羹堯進軍西寧,兩個月就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受到雍正帝的嘉獎,譽之為“奇功”。岳鍾琪因功賜爵三等功,升任為川陝總督,期間罷民陋規,興修水利,頗有政績。不久,又以寧遠大將軍職出兵新疆,平定準葛爾部勾結沙俄進行的分裂活動。高宗乾隆時,任四川提督,曾招降四川大、小金川的苗民。乾隆加封其為太子少保,任兵部尚書。
隴西李氏
李氏最初紮根乾隴西郡狄道,在秦漢至隋唐的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隨著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隴西李氏成為一支鼎門盛族,湧現出李皓,李沖,李淵,李世民等一大批對中國社會發展卓有貢獻的人物。於是,隴西李氏的名望越來越高,李淵“自貫狄道,布在方策”,並詔定“隴西堂”為隴西李氏的堂號。從此,李氏族人以“隴西”為榮,“隴西”即表示其為隴西郡城(狄道)的望族。時至今日,海內外李氏子孫猶以“隴西”為其堂號。
狄道在周之前稱隴西邑,戰國、秦始稱狄道。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始設隴西郡,郡治就在狄道。從戰國到秦漢近五百年間,隴西郡轄地約為今日之甘肅中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的廣大區域,而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所以,古隴西就是今臨洮縣。隴西李氏始祖李崇首任郡守,崇四世孫李仲翔為漢初將軍,討叛羌戰歿狄道,葬狄道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仲翔三世孫李廣,人稱“飛將軍”;東晉時,仲翔十九世孫李暠,建都西涼,史稱西涼武昭王。後魏太和年間定四海望族,以隴西李氏為冠,遂為當代盛門。暠七代孫李淵,為大唐開國皇帝,時“隴西李氏”已形成“李氏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的興旺局面。自李崇首任隴西郡守住家狄道起,已有二千三百年的歷史,“隴西李氏”在臨洮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並播遷於海內外,形成一億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姓,走出了一輩輩叱吒風雲,彪炳史冊的偉大人物,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