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水電站

特里水電站位於印度北方邦、巴吉拉蒂(Bhagirathi)河上,在比倫格納河匯入巴吉拉蒂河的匯口下游約1.5km處,靠近特里市。工程的目的主要是發電、灌溉和防洪。斜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260.5m,水庫總庫容35.5億立方米,有效庫容26.2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容量200萬kW(其中抽水蓄能裝機100萬kW)。下游建有抽水蓄能用的下水庫,大壩為混凝土壩,最大壩高97.5m,工程於1978年開工,1990年完工。

特里水電站

Tehri Hydropower Station

概述

特里水電站位於印度北方邦、巴吉拉蒂(Bhagirathi)河上,在比倫格納河匯入巴吉拉蒂河的匯口下游約1.5km處,靠近特里市。工程的目的主要是發電、灌溉和防洪。斜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260.5m,水庫總庫容35.5億m3,有效庫容26.2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200萬kW(其中抽水蓄能裝機100萬kW)。下游建有抽水蓄能用的下水庫,大壩為混凝土壩,最大壩高97.5m,工程於1978年開工,1990年完工。
壩址處河谷狹窄,在河床高程處僅寬30m,兩岸岸坡很陡。在河床以下10m的壩肩邊坡接近垂直。壩址地質為有剪下裂隙的千枚岩,分為三類互層,岩層厚薄不等,向下游傾角為45°~60°,走向南北。河床覆蓋層厚度不一,局部達到10~15m。壩址處屬地震區,地震烈度為8度。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7511km2,設計洪水流量15540m3/s。

樞紐布置
樞紐主要建築物有:斜心牆堆石壩、發電引水系統、地下廠房、右岸溢洪道等。
  堆石壩,壩頂高程839.5m,壩頂寬20m,壩頂長585m。大壩體積2655萬m3。上游壩坡為1∶2.5,下游坡1∶2。斜心牆上游坡為1∶0.5,下游坡1∶0.2(反坡),兩側設反濾層。為保證地震時的安全穩定,其主要措施是:加寬壩頂,放緩壩坡,設有9.5m的超高,心牆上游面設細砂層,提高壩殼的密實度。
右岸泄槽式溢洪道共有3孔溢流孔,每孔寬10.5m,堰頂高程815.0m,在正常水位835.0m時,泄量為5480m3/s。泄槽長400m,單寬流量為174m3/s,沿程設有三道摻氣挑坎,緩坡末端流速達55m3/s,下游設有消力池,底板高程596m。
豎井泄洪隧洞左右岸各有2條,均是導流隧洞改建而成,左岸2條豎井泄洪隧洞,堰頂高程815m,不設閘門,每條洞在正常水位時可泄1960m3/s。右岸2條泄洪隧洞,堰頂高程830.2m,不設閘門,每條洞在正常水位時可泄1900m3/s。4條泄洪洞在正常水位時總泄洪量為7720m3/s。豎井以相切形式與水平隧洞相連,使水流進入水平隧洞時產生旋轉運動。由於離心力的作用,使洞壁上壓力增加,從而消除了空蝕破壞。同時,旋轉運動消除了大部分能量,其餘能量的大部分則因洞壁摩擦而消耗。另外,在高程700m處,有一中間泄水口與右岸泄洪洞豎井相連,用於緊急泄水,最大泄量1125m3/s。
特里壩在近壩區左岸布置2座地下廠房,共設有4條直徑為8.5m的發電引水隧洞,每條引水隧洞通過叉管向2台水輪發電機組供水,1號廠房長188m,寬22m,高47.2m,裝有4台25萬kW常規機組;另一座廠房裝有4台25萬kW的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組;總裝機容量200萬kW。
工程施工
採用隧洞導流,在左右岸各設2條導流隧洞,直徑均為11.25m。
心牆採用粘土、砂礫石混合料。料場距壩10km,取自表層壤土(中等塑性粘土)與下層砂礫石混合使用,砂礫石占20%~40%,粒徑尺寸為75~150mm,細料(不大於0.075mm)含量不低於2%,其中粘粒(不大於0.002mm)不低於7%,最大粒徑200mm。反濾料取自河道階地的沙、粉砂和礫石。反濾料級配D15=0.3mm。壩殼料採用從壩上游料場開採的砂礫石和大塊石,壩上部採用從溢洪道開挖出的堅硬岩石。
壩基處理:上下游壩殼下覆蓋層要清除6m深。心牆部位要挖到堅硬岩石,形成有效的防滲槽,槽面與壩殼基礎面用不陡於1∶1的坡度加以連線。心牆和過渡區基礎的鬆散物、節理和斷層剪下帶,其清除最小深度為它們寬度的3倍,並回填混凝土。對較大凹坑也用混凝土回填。在心牆基面上設混凝土墊座,墊座長157m,寬為30m,並在墊座布置了3排灌漿廊道
防滲帷幕為3排,第1排孔距為12m,孔深為0.3倍水頭,第2、3排孔深分別為第1排的1/3和2/3,可以根據吸漿量進行調整。固結灌漿在帷幕上游,孔距3m,孔深10m,帷幕下游孔深5m。兩岸在高程700m處壩體以下岩石內均設有排水隧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