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物資供給總量的因素
物資供給總量的小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1)在資源中,國內生產量是社會總產品的一部分,進口資源的大小又取決於出口規模和外匯支付能力等,這二者是決定物資供給總量的主要因素。(2)物資資源的增長還受運輸條件的影響。實踐證明,如果運輸能力不足,即使作為物資產品生產出來了,也調運不出來供給需用部門消費,因此,這些產品就不是現實的供給資源。(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交換受價值規律作用的影響。此外,還受儲備的增減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現僅就四個主要因素作一些分析。1.國內社會總產品的增長速度
社會總產品的增長速度,一方面取決於投入生產的勞動力數量及其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取決於投入生產基金數量及單位產品的生產基金占用量。
(1)社會總產品的增長速度與勞動力的增長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成正比。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社會欲取得更多的生產資料資源,就必須致力於安排更多的勞動力就業於物資生產部門和提高全體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但是,依靠增加勞動力來增加產量是有限度的。在社會勞動力充分就業以前,這種潛力比較大,而在就業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以後,新增勞動力只能來源於新增人口。由於人口增長受物質資料生產增長和其他條件的制約,因而勞動力資源不可能很快增加。而且,社會增加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只依靠增加勞動者人數的途徑來增加社會生產,難以達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與此相反,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來增加社會生產,則有極大的潛力,可以迅速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過,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要受社會生產技術水平和勞動者生產基金的裝備程度的限制。然而,就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熟練程度和改進生產管理來說,這種潛力是永遠挖掘不盡的。
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增加社會生產的主要途徑。(2)社會總產品的增長速度還與投入的生產基金數量成正比,與單位產品生產基金的占用量成反比。生產基金,是指生產領域占用的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固定資金表現為廠房和生產設備,是勞動手段;流動資金表現為原材料和能源,是勞動對象。只有在勞動者具備這兩方面的條件而把它們正確地結合起來時,才形成現實的生產力。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的增加,為增加社會生產提供了客觀條件,當這種條件越是能夠充分地滿足需要,社會生產就會越快增長。由於社會生產的增長是以其所形成的具體的物資產品數量的增加來體現的,因此,只有在單位產品占用生產基金的數量達到最低限度時,社會產品的增加才可以達到最大限度。這個道理說明,生產基金的合理利用和厲行節約,是決定社會產品數量和生產資料供給資源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裡需要順便指出的是,在社會總產品中,兩大部類產品的構成比例與生產資料資源有很大的關係。當生產資料的比重提高時,則生產資料供給資源增長快,否則得到相反的結果。但是,兩大部類產品的比例是由客觀的再生產決定的,而不是可以由人們隨意規定的。人們如果違反客觀規律去片面追求生產資料資源的快速增長,則會破壞社會再生產運動,而使兩個部類的產品都得不到持續的增長。
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這就是由於生產資金增加引起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它是通過兩種形式進行的:一種形式是通過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形式,即在原有生產場所和勞動隊伍中增加生產資金以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效率來增加生產;另一種是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即開闢新的勞動場所和擴大勞動隊伍來增加生產。這兩種形式比較起來,前者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從發展國民經濟的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看,這兩種形式都是必須採取的。但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側重點的選擇應有不同。一般地說,在工業化初期,外延的擴大再生產應占絕大比重;在工業化中期,其比重將顯著下降;而到工業化後期,則將轉為以內涵的擴大再生產為主要形式。這是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和科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把兩種不同的擴大再生產形式正確地結合起來,使之有利於社會生產資料供給資源的穩定增長。
2.進出口總額的增長速度
誠然,進口資源是物資可供資源總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進口商品總額的大小受國家一定時期的外匯平衡所制約。就是說,要進口多少商品,就必須有相當價值的出口商品來交換。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進口商品就會成為國家外債負擔,那是飲鴆止渴的辦法。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究竟能拿出多少商品來出口換匯,這又涉及國內人民生活需要和供應出口需要之間的關係的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在保證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改善的前提下,來考慮適當的出口規模。另外,在進出口保持平衡的原則下,還必須考慮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結構在經濟上是否對國家有利的問題。進出口商品的結構一般按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來分類。由於初級產品經過加工製造後增加很大的價值量,因此,應爭取多進口初級產品、少進口工業製成品,多出口工業製成品、少出口初級產品,這樣才能使國家在對外貿易中獲利。否則,就會吃虧。我國1982年進口總額中初級產品占39.6%,工業製成品占60.4%;出口總額中初級產品占45%,工業製成品占55%。進出口相比較,初級產品出得多進得少,工業製成品出得少進得多。這樣的結構對國家顯然是不利的。在近十年來這個比例結構已有很大的改善。
3.運輸條件
運輸對於物資資源總量一般不發生影響,因為計算資源時凡屬於離開了生產領域的產品都已包括進去。
但運輸對於可供分配的資源來說,則關係極大,一種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如果沒有運輸條件,不能把它從產地運到銷地,那么這種產品除了就地消費的部分以外,就不能成為可供分配的現實資源。因此,要使物資可供資源增長較快,運輸力也必須相應地同步增長。衡量運輸與生產發展是否協調的指標是運輸彈性係數,即以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去除貨運量發展速度所得到的商數。運輸彈性係數一般大於1。如果小於1就說明運輸業的發展落後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運輸彈性係數為1.52,當時運輸業基本上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1958~1978年運輸彈性係數為0.67,因此運輸一直緊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運輸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79~1982年運輸彈性係數回升到0.76。就目前情況來看,運輸能力仍十分緊張,物資積壓在產地的現象仍相當嚴重。因此,加快運輸業的發展,是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的首要任務。
4.價格政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資生產是受價值規律支配的。物資價格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物資生產企業的經濟利益,最終要影響到物資的供給總量。目前,在我國工業部門內部還存在著原材料,特別是礦產品價格偏低,加工工業產品價格偏高的問題,這很不利於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原材料資源供應十分緊張的局面。加工工業內部也經常出現許多長線產品和短線產品,生產和需要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這除了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外,比價不合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後,要創造條件,讓物資價格隨著市場供求的變化而上下浮動,這樣,對於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生產資料可供資源更好地符合社會需要,將起到較大的作用。
物資供給總量確定的一般方法
物資供給總量的確定,由於不同計量單位的實物量不能加總,為了與物資購買力求得平衡,只能用價值形態來表示。確實以價值形態表示的物資供給總量,是在實物形態的物資供給量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各種物資按國內生產、進口、動用庫存、回收利用以及動用國家儲備等等,逐項計算出可供的實物量,然後將實物量換算為價值量進行匯總得出。各個項目的資料來源不同,其計算方法也不同。
按價值形態表現的國內生產的物資供給總量,是將各種主要的物資的可供實物量計算出來後,換算為價值量,進行匯總;然後按非主要物資在物資供給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計算出非主要物資的可供量;將這二者相加即可求得。此外,也可以從工業部門統計的商品產值中扣除用於生活消費的部分,求出工業品生產資料的可供量,大體上也可以視為物資供應總量,因為農產品生產資料可供量為數不大。這裡需說明的是,工業品中用於生產建設和用於生活消費的界限,不能按兩大部類的理論概念來作標準,而必須與實際情況和通常的習慣相吻合。一旦統計資料的這種劃分確定後,即可算出工業品生產資料可供量在商品產值中的比重。這樣,對於確定計畫期以價值形態表現的工業品生產資料可供量,就有了可靠的根據,即以計畫期的工業品商品產值乘以工業品生產資料可供量應占的比重,即可得出以價值形態表現的工業品生產資料可供量。
至於進口物資的可供量,可以利用進口商品的計畫指標和有關數據,從進口總額中剔除那些用於生活消費的商品金額,即可求得。
動用庫存和動用國家儲備的物資可供量,可以從國民收入的計算資料中推出。因為這兩部分價值量都是積累基金的組成部分,只要掌握了計畫期內積累基金在流動資產方面的變化情況,並從中剔除掉消費品的價值,便可得出這兩部分物資的可供量。
回收利用的物資可供量,計算比較麻煩瑣碎,不必逐項計算,可以利用抽樣調查方法,測出其在供給總量中的比重,然後,對計畫期的數額大小進行估算。
物資供給總量的調節方法
物資供給總量,是物資市場巨觀調控的主要對象之一。依據物資供給的來源,可從以下幾方面調節物資供給總量:1.調節國內物資生產量。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投資,調整利率、價格、稅收、貨幣投放量等經濟手段增加或減少物資供給總量。
2.進出口調節。供給不足,可通過進口增加物資供給總量;供給過剩,可通過出口降低國內的供給總量。
3.儲備調節。物資供給不足,可動用儲備增加供給;供給過剩,可適當增加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4.擴大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也是調節物資供給總量的手段之一。
此外,改善運輸條件亦可增加物資供給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