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鎮

牧馬鎮

四川省彭山縣牧馬鎮,牧馬鎮 於2008年1月18日由原牧馬鄉與府河鄉合併成立,政府所在地毛家渡。牧馬鎮 ,轄原武陽鄉的蓮花、天宮、武陽、白鶴、官廳5個村和毛家渡社區所屬行政區域。牧馬鎮人民政府駐白鶴村。

歷史沿革

彭山鳳鳴公園 彭山鳳鳴公園

彭山縣 在公元前317年以前為蜀國之地。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 移民蜀地,設定郡縣,置武陽縣,治地在今彭山縣江口鎮平茯村。此後,歷經西漢、東漢、南朝、西魏至北周,先後易名為成縣、靈石縣、犍為縣、隆山縣。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犯李隆基諱,改名彭山縣(以境內彭女山為名)。

彭山縣在隋朝以後,縣境即基本穩定。民國時期,縣境“周界共三百二十八里”。新中國成立後,縣境只有3次小調整。2000年,縣境幅員面積365.32平方公里,周界196.107公里。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彭山縣併入眉縣(洪武九年降眉州為眉縣,屬嘉定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縣升為眉州,十一月復置彭山縣,屬眉州。這是彭山縣的第1次省並。

清康熙元年(1662年)彭山縣併入眉州。雍正六年(1728年)復設彭山縣,仍隸屬眉州,這是彭山縣的第2次省並。

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彭山縣先後隸屬上川南道、建昌道、第四行政督察區。

1950年1月,彭山縣屬川西區眉山專區管轄。1953年初,眉山專區撤銷,彭山縣劃歸樂山專區管轄。1959年4月,彭山縣併入眉山縣(這是彭山縣的第3次省並),為眉山縣彭山區(區公所設彭山鎮)。1962年11月,恢復彭山縣,仍屬樂山專區。1968年改地區為專區,1985年5月樂山地區改為樂山市(省轄市),彭山縣的隸屬關係未變。1997年8月行政區劃調整,彭山縣劃歸眉山地區管轄。2000年12月眉山地區改為眉山市(省轄市),彭山縣屬眉山市管轄。

毛氏家族第四屆清明聯誼會 毛氏家族第四屆清明聯誼會

彭山縣 境域在秦漢、西晉為武陽縣時,有今東坡(前眉山縣)、仁壽、井研、新津、雙流(南境)之地,界於廣都、南安、江陽、臨邛諸縣間。齊、梁以後,南建齊通郡(東坡區),東分懷仁郡(仁壽),北置新津縣,西列廣安縣(蒲江)。隋以後,縣境基本穩定。民國《彭山縣誌》載:“縣城在成都南一百五十五里,東至仁壽縣界十字路四十里,西至蒲江縣界筲箕崖五十九里,南到眉州界六里,北至四十里至鑽山洞與仁壽、華陽兩縣界,西南三十里至大王廟與眉州界,西北五十里至觀間與邛州界。其水路則由府河上溯四十里至銅錢石接仁壽、華陽兩縣界,北由南河上溯四十五里至雲峰寺接新津界,二水至縣東北江口合流,經縣城東至城南六里之雙漩子出境入眉州界。周界共三百二十八里。”

1949年12月至2000年12月,縣境有三次小調整。第一次是1950年9月,仁壽縣屬的府河鄉(毛家渡、廣積場)、華陽縣屬的順河鄉(半邊街)劃給彭山縣管轄,彭山縣黃豐鄉的七、八兩保劃歸仁壽。第二次是1951年7月,眉山縣屬的黃豐鄉劃入彭山,置新豐鄉。第三次是1953年土改複查後,彭山縣青龍鄉屬董河壩至葉店子部分地區調整給新津縣。2000年的彭山縣境,介於東經103.40`至103.59`,北緯30.07`至30.21`之間。東鄰仁壽,南接東坡區(前眉山縣),西界蒲江、邛崍、北連新津、雙流。東西直距27公里,南北直距21公里,全境面積465.32平方公里,周界196.107公里。

地理環境

牧馬鎮位於彭山縣城東北部15公里,東與錦江鄉隔錦江相望,南與武陽鄉接壤,西依南河與青龍鎮相隔,北與新津縣金華鎮、雙流縣黃龍溪鎮毗鄰。地理坐標東經103°54′~103°57′,北緯30°17′~30°20′。距成都市中心35公里,離雙流國際機場30公里,幅員面積28.5平方公里。

牧馬鎮屬牧馬山脈尾部,半丘半壩,海拔最高處492米,最低處425米,平均海拔458米,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984毫米。幅員面積28.5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2012年,全鎮共有4847戶,總人口16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4948),耕地面積910.26公頃。轄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39個村民小組,2個居民小組。鎮黨委下設10個黨支部,47個黨小組,有黨員725人。縣道彭(山)、雙(流)公路,青(龍)府(河)2級公路縱貫全鎮,成昆鐵路,成昆複線穿鎮而過。鎮村公路呈網路狀,通達各村組。

毛家渡社區

毛家渡社區 幅員面積0.8平方公里,轄居民小組2個,總人口310人,黨支部有黨員19人。牧馬鎮政府駐地,毛家渡街上有明末清初建造的封火牆、宅院、千年榕樹。

白鶴村

牧馬鎮菜市場 牧馬鎮菜市場

白鶴村位於牧馬鎮政府北面,鎮政府駐地,屬平壩區。全村轄區9個村民小組,總戶1276戶,總人口4527人,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85畝,村辦公陣地200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9472元,村級集體經濟110.61萬元,多次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白鶴村與雙流縣黃龍溪接壤,村內有府河中心學校、毛家渡市場、牧馬鎮衛生院、毛家渡渡口、夏家渡渡口、蓮花公墓金華墓區、上海復地房地產業、黃龍溪鎮污水處理廠、金華變電站、天然氣管道、古佛堰溝渠、東幹線等。古佛堰溝碥坡上有豐富的頁岩資源、崖墓群。白鶴村主產糧食、油菜,部分農戶經商。

武陽村

武陽村漁業發展 武陽村漁業發展

武陽村位於牧馬鎮中心,屬牧馬山淺丘區。全村共轄9個村民小組,總戶1085戶,總人口3618人,幅員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63畝。村辦公室陣地面積400平方米,村黨支部下設黨小組9個,黨員11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753元,村級集體經濟3.81萬元。多次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武陽村內有香格麗拉家具廠、青府油路、牧黃路、牧馬堰(四支渠)、梅家沖(一、二級)提灌站、普惠茶山、普惠果場、武陽水庫等。主產糧食、柑橘、二荊條海椒、地瓜。無公害“通威”魚合作生產基地,養殖面積4000餘畝,占全鎮養殖面積80%。

蓮花村

蓮花旅遊新村 蓮花旅遊新村

蓮花村位於牧馬鎮西北部,與新津縣和雙流縣接壤,屬牧馬山淺丘區。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總戶1231戶,總人口4024人,幅員面積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71畝,村辦公陣地1100平方米。蓮花村黨支部下設10個黨小組,黨員152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963元,村級集體經濟21.96萬元。蓮花村黨支部被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蓮花村內有廣州恆大“金碧天下”房地產業、蓮花新街市場、移民街、牧馬鎮旅遊新村、健身廣場、蓮花國小、牧馬鎮第二衛生院、園門變電站、恆大蓮花污水處理廠、景觀大道、運輸通道、向陽大道、牧黃路、吉安磚廠、園門磚廠、蓮花公墓及傳說中的劉備墓等。蓮花村主產水稻、小麥、海椒、地瓜等。

天宮村

天宮村,位於牧馬鎮西部,屬牧馬山淺丘區。全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總戶719戶,人口2431人,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3畝。村辦公室陣地面積220平方米,村黨支部下設黨小組8個,黨員89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765元,村級集體經濟6.8萬元。

天宮村內有眉山市紀檢監察幹部教育培訓中心、牧馬學校、青龍渡口、成昆鐵路青龍大橋守護班、四川川眉芒硝有限責任公司彭山藥業分公司、公益性公墓(骨灰存放點)、小型水電站2座。沿青龍河邊(東面)有豐富的頁岩,成昆鐵路、龍溪河穿境而過。主產水稻、小麥、柑橘、二荊條海椒、地瓜等。

官廳村

官廳無公害大棚蔬菜 官廳無公害大棚蔬菜

官廳村位於牧馬鎮西南面,與武陽鄉接壤,屬平原壩區。全村共轄7個村民小組,總戶729戶,總人口2388人,幅員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3畝,村辦公陣地300平方米。村黨支部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8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765元,村級集體經濟3.198萬元。被縣委列為黨建示範帶支部。

官廳村內有東幹線、青府路、古佛堰溝渠、豐富的頁岩資源、崖墓群、明末清初修建的毛家私宅、石嶆子蠶桑基地、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金裕果場。主產水稻、油菜、玉米、桑蠶、蔬菜等。

經濟發展

牧馬鎮發展思路和目標:融入成都、同城發展,推進全域城市化,以項目建設為支撐造新城、建新村、活三產、促和諧,打造黃龍生態宜居城。

2012年牧馬鎮實現GDP2.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768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

上海復地集團

牧馬鎮引入上海復地集團在白鶴村建設打造“青果黃龍生態宜居城”。

復地(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地"),是中國大型的房地產開發集團,國家一級開發資質、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復星集團的創始成員企業。

復地自1992 年開始房地產開發和管理業務,開發項目已遍及上海、北京等超大型國際都市;天津、武漢、重慶、成都、西安、長春、太原、大同、長沙、三亞等區域中心城市;以及杭州、南京、無錫、寧波等長三角核心城市。2012 年,復地全國共在建36 個項目,年度新開工面積約375 萬平方米、在建面積近776 萬平方米、竣工面積超214 萬平方米。全年共實現銷售面積近150 萬平方米,權益前銷售額超過168 億元。

2004 年,復地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2011 年5 月,復星主動要約收購復地,復地放棄上市公司地位,成為復星集團全資成員企業,但保持上市公司治理和管控架構,為復地的發展開啟了新的里程。未來,復地將繼續致力於以人性化的視角,為客戶提供最佳的人居空間解決方案,實踐"以人為藍圖"的品牌理念,並在有關各方的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復地"成為國際一流的房地產開發商"的企業願景。

廣州恆大集團

彭山縣牧馬鎮蓮花村引入中國房地產十強企業——恆大地產集團投巨資開發的恆大·金碧天下國際旅遊度假中心項目,占地12000畝,總投資80億元,是全省唯一融旅遊度假中心、商務會議中心、果嶺公園、五星級酒店於一體的休閒商務居家勝地和大型山水生態別墅區。2009年6月28日開盤的恆大·金碧天下項目,首批推出800套商品房,不到20天的時間已銷售750套,銷售收入達7.5億,需求旺盛,發展勢頭強勁。二期、三期工程正加緊建設,一座“世紀新城”在牧馬山脈拔地而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