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七雄
飼用植物中,營養含量豐富的可以叫做優質牧草。禾草被稱為飼料之王,其中最寶貴的旱生飼用禾草有羊草、冰草、溚草、沙蘆草、大針茅、沙竹等,而豆科牧草,其蛋白質含量豐富,與禾草一起構成重要的飼用植物類群,如黃花苜蓿、野火球、扁蓿豆、內蒙古黃芪、高山黃芪、山扁豆、短葉決明等。在草原植物中,還有許多飼用植物,為我國所特有,如西藏蕁蔴、東北木蓼、雞爪大黃、阿拉善沙拐棗、天山豬毛菜等。這些牧草是我國發展草地畜牧業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而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牧草七雄,分別為羊草、大針茅、小葉錦雞兒、紫花苜蓿、芨芨草、冷蒿和歪頭菜。
羊草

羊草是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稈成疏叢。葉鞘光滑。葉片厚而硬,扁平,乾後向內卷。廣泛分布於開闊平原、起伏的低山丘陵,以及河灘和鹽漬低地。生長在黒鈣土、鹼化草甸上、甚至柱狀鹼土上。在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的森林草原地帶以及相鄰的乾草原外圍地區形成面積相當遼闊的羊草草原群系,成為該地帶最發達的草原類型之一。
羊草所含營養物質豐富,在夏秋季節是家畜抓膘牧草,為內蒙古草原主要牧草資源,亦為秋季收割乾草的重要飼草。這種植物耐鹼、耐寒、耐旱,在平原、山坡、沙壤土中均能適應生長。在我國東北、內蒙古,羊草是人工草地建植中首選的材料,被廣泛套用。
大針茅

大針茅各種牲畜均可採食,基生葉豐富並能較完整地保存至冬春,可為牲畜提供大量有價值的飼草。生殖枝營養價值較差。大針茅的飼用價值不如同屬的小型針茅。大針茅常與羊草、米氏冰草、糙隱子草等優良牧草組成大針茅+羊草+叢生禾草草原及大針茅+叢生小禾草草原,成為內蒙古中,東部地區重要的放牧場。
但因為它有帶芒針的穎果,而這上面的芒針呈螺旋狀,易粘在綿羊身上,一旦沾上,綿羊每走一步,芒針向裡面前進一步,最終刺進羊皮,在羊皮上留下孔洞,因而大大影響羊皮質量。嚴重者可能造成綿羊死亡。
小葉錦雞兒
小葉錦雞兒

全草、根、花、種子均入藥,花能降壓,主治高血壓;根能祛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全草能活血調經,主治月經不調;種子能袪風止癢、解毒,主治神經性皮炎等症。
小葉錦雞兒是很好固土植物,在風蝕地區,小葉錦雞兒周圍可形成丘狀土堆,聚集著大量表土,因而可以防止風蝕。不僅如此,小葉錦雞兒還是很少有的豆科固氮植物。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長20年以上時,若底土多孔則主根可深達15公尺(50呎)以上,因此苜蓿對乾旱的耐受能力極強。生長2個月時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個月時達180公分(6呎)。
苜蓿莖枝收割後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莖,因此每個生長季節內可收割乾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數及每個生長季節的總產量主要決定於生長季節的長度、對土壤的適應性,陽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長季節降雨及灌溉的數量和分布。綠葉的苜蓿乾草營養豐富,為牲畜所愛食,含約16%的蛋白質及8%的礦物質,又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及維生素K.
苜蓿也會受惡劣氣候、疾病及昆蟲之害,其中為害最烈的包括凍害、細菌性萎蔫病、蚱蜢、苜蓿斑翅蚜及葉蟬等。在潮濕或灌溉地區,生長3年以上的苜蓿群叢常常為土壤中的萎蔫病病原體植物單胞苜所侵染,因而變得稀疏。
芨芨草

芨芨草是優良的飼用禾草。春末夏初,駱駝和牛喜採食,羊和馬採食較少;冬季,植株殘存良好,各種家畜均可採食,在內蒙西部地區對家畜度過寒冬季節有一定的價值。芨芨草還可作為一種優良的造紙原料及人造絲原料。它的稈葉堅韌,長而光滑,可用作掃帚、編織草帘子、筐、簍等。又可用於改良鹽鹼地、保護渠道,是保持水土良好的植物。
在我國北方草原區,在局部低地或者相對封閉的丘陵間窪地,或者湖淀周圍的鹽鹼地上,或者山地丘陵基部,你經常可以發現一叢叢生長的高大的禾本科植物,這就是芨芨草。芨芨草為什麼會生長在這些地方?因這些地方一般相對低洼,土壤水分狀況較好,芨芨草可以適應,如果將芨芨草種到乾旱的高地就不會生長而最終死亡。因而芨芨草被稱為土壤水分的監測員,可在一定程度上預報土壤水分狀況。
冷蒿

冷蒿是小半灌木菊科植物,高10-50厘米,全體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絹毛。根狀莖橫走,不定根發達。莖基部木質,葉具短柄或無柄,兩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絹毛。花半球形,花冠細管狀,黃白色。果短圓形,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冷蒿廣泛分布於草原帶和荒漠草原帶,沿山地也進入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多生長在沙質、沙礫質或礫石質土壤上,是草原小半灌木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他草原群落的伴生植物,為生態幅度很廣的旱生植物。
歪頭菜
歪頭菜

歪頭菜屬於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8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有細棱。托葉半箭頭狀。葉軸末端具有不發達的卷鬚。小葉菱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除葉脈外兩面無毛;側脈達到葉緣,在末端聯合。總狀花序,腋生,有8~20朵花,花序梗比葉片長。萼鍾狀,有毛,萼齒三角形。花冠蝶形,藍色或藍紫色,長13~15毫米。莢果線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種子4~6粒,扁球形,直徑約4毫米,紅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這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