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民國32年起,任中共日北縣洪凝區區委委員、青救會長、戶部區委副書記、海青區委書記。1949年隨軍南下,先後任中共嘉定縣婁塘區委書記、中共嘉定縣委組織部長、嘉定縣委副書記。1955年任中共嘉定縣委書記。1958年本縣劃入上海市,縣委設第一書記,牟敦高任縣委書記。1959年12月起任第一書記。1963年3月,取消縣委第一書記設定,牟敦高在縣第三屆黨代會上被選為縣委書記,直至“文化大革命”。
主要經歷
牟敦高較長時期主持縣委工作,堅持把發展農業生產置於縣委工作的首位。並把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力爭上遊作為搞好農業生產的指導思想。1958年1月,在中共嘉定縣委一屆二次會議上,他代表縣委根據《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和本縣實際,提出提前10年,即爭取在當年實現糧食畝產超綱要(400公斤)的要求。在廣大幹部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是年全縣20.6萬畝糧田常年畝產達到431公斤。嗣後,嘉定的糧食畝產量一直處於上海郊區的領先地位。12月,率嘉定縣代表團參加全國農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
上世紀60年代初,牟敦高為推動全縣副業生產的發展,把實現一畝田一頭豬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戰略措施,還號召全縣人民公社社員“向蘑菇要新村”,調動了社員民眾發展多種經營的積極性。嘉定境內河道縱橫,適宜養魚,但由於歷來依靠外地魚苗,漁業不能充分發展。1960年,牟敦高向縣有關部門提出自己創辦魚種場,採用人工繁育魚苗的建議。翌年,望仙(新)魚種場人工孵化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鱅魚、鰱魚)苗獲得成功。從此嘉定不僅結束了向外地採購魚苗的歷史,而且還每年有大量魚苗供應外省市和出口。
牟敦高還注重發展工業生產50年代末,為適應農業的發展,縣委決定創辦化肥廠、水泥廠、農機廠等縣屬工業,後又致力於發展社辦工業。60年代初,人民公社搞“一身輕”,停辦工業,以便集中力量搞農業。牟敦高認為農村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潛力是工業和畜牧業,對公社企業的整頓問題“注意不要一陣風,不分析情況,一律搞掉,以免物資損失”。後報經市委批准保留了馬陸、徐行、南翔、黃渡、長征等5個公社的部分工廠,為後來全縣發展社辦工業保留了一部分骨幹企業。
1958年起,牟敦高積極配合市委做好嘉定科學衛星城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牟敦高經常注意以點帶面和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1953年任中共嘉定縣委副書記時,以馬陸區裕農農業生產合作社為試點,總結經驗,指導全縣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後,為改變本縣農村歷來輕視夏糧生產的習慣,蹲點徐行公社小廟大隊,總結和推廣小麥、大麥、元麥高產經驗。1961年貫徹《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時,牟敦高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符合嘉定農村實際的建隊規模方案。為保護社員在“共產風”後所剩無幾的竹園地,牟敦高經調查後,提出了一戶竹園地面積不足半畝的不計入自留地,超過半畝的以二折一計算歸入自留地的方案。經市委批准後實施,民眾普遍感到滿意。為了搞好調查研究,先後組建巡視組、調研組,他親自掛帥,開展農村經濟調查研究,作為縣委決策的依據。
牟敦高任婁塘區委書記時,蹲點橫塘鄉,夜以繼日地工作,生活艱苦,有時深夜辦公僅煮麵糊充飢。在他的帶動影響下,橫塘鄉幹部努力學習老區幹部艱苦奮鬥的作風。195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報——《解放日報》發表了通訊和短評,號召各級幹部向橫塘鄉幹部學習。牟敦高在縣委工作期間,仍保持了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的作風。
“文化大革命”中,牟敦高橫遭迫害,但堅持了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氣節和立場。
1971年,牟敦高調任上海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兼革命委員會主任。1973年8月,又調任上海市氣象局黨委書記。197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