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栽培
基質需排水良好,基質中泥土含量為15%至30%,並適當加入樹皮或珍珠岩等,每立方米基質中施加0.5千克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及少於3千克的緩釋肥、鐵螯合物和微量營養元素,pH值保持為5.8至6.2。
中日照
需保持高光水平。如果播種太遲,在第一次移植後,可進行適當補光,以促進植物生長。冬季經過戶外霜凍後的植株應避免陽光直射,以防止植株忽然遇熱而失水萎蔫。夏季也應對植株進行保護措施,避免強光照直射。冬季無需補光,但補光可提高植株品質。
肥料管理
可噴施濃度為150ppm至20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每周一次。8月可噴施氮鉀平衡肥(N:K₂O比例為1:1.5)。需注意鉀元素的補給,因為鉀元素不足將導致葉片壞疽。避免銨含量和氮含量過高,否則會導致葉片變大。
為了防止植株缺乏鎂和鐵元素,可分別噴施濃度為0.02%的硫酸鎂1至2次,及鐵螯合物1至2次。若氮元素不足,葉片變黃,可施尿素。根系對基質中的高鹽含量敏感,避免集中噴施高濃度的肥料,合理的施肥方式應該是薄肥勤施。需注意栽培基質的pH值,如需要可用石灰或酸性肥料進行調節。如果進行戶外栽培,降雨會造成養分流失,要將植株移到大棚或溫室中。
生育適溫
溫度生育適溫為10℃至15℃。戶外栽培需覆蓋。冬季葉片仍能很好的生長。日溫10℃至12℃,夜溫1℃至2℃,這樣的溫度環境下4周至6周可促進開花。避免高溫,否則會降低植株的品質,且葉片會長得過大。如果做切花產品,就需將其置於冷房中,並保持一定的間距。盆花可在0.5℃至2℃的冷室中儲存4周。
切花
切花當有50%的花朵開放時,即可進行切花成產,瓶插周期為8至10天,需冷藏。開花期間,應儘量防止飛蟲授粉,否則花朵很容易凋謝。第一年每株植株可收穫4至6支花莖,第二年可收穫10至15支花莖。
注意事項植株生長受水肥的制約。栽培時寧乾勿濕,且要保持通風透氣,這樣有利於提高植株的品質。避免延遲播種時間,否則會使花朵數量大量減少。
穴盤育苗
第一階段胚根萌發至子葉出現。溫度為18℃時,10天至14天可出芽。在萌芽階段避免溫度高於20℃。相對濕度保持在95%。需疏鬆、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低養分的栽培基質,pH值為5.8至6.2。光照雖非發芽必需條件,但在催芽室中給予100lux至1000lux光照能促進發芽,並防止幼苗徒長。
第二階段子葉生長至第一對真葉出現。溫度保持為16℃至17℃,需15天至29天,儘可能保證溫度不高於18℃。逐漸降低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但不可以過分乾燥。此階段要逐漸培養植株對光的適應性,但光照避免高於1500fc,日照強時要進行遮陰。
第三階段真葉生長並發育。在此階段,可開始噴施100ppm的肥料,使用氮鉀肥比為1誜2的複合肥料,避免銨氮含量過高。溫度保持為15℃至16℃。
第四階段煉苗階段。溫度降低到15℃,且施肥濃度增加到150ppm,光照加強到2000至3000fc。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大約需30天至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