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爨,拼音:cuàn,爨是根據姓氏而來,亦有源於軍事一說。“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邊用火燒。”說的便是這個“爨”字。爨體字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字型之一,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爨體字用筆方峻,起收果斷,似昆刀切玉,筆力雄強,結體茂密,繼承漢碑法度,有隸書遺意,運筆方中帶圓,筆畫沉毅雄拔,興酣趣足,意態奇逸。曾被康有為、潘天壽等大家奉為書體中的“國寶”。
歷史
爨體,作為中國魏晉時期社會流行的書體,是隸書向楷書轉變的過渡書體,饒有篆、隸、行、草、楷書諸體一爐的意趣。已故著名金石大家郭沫若在談到爨體書法時說,中國的文字及書法發展史,曾有過三次大的改革浪潮。從造字伊始自甲骨文,鐘鼎文謂之古文字改革;從楚漢簡帛,西漢刻石謂之篆變改革;從漢末兩晉南北朝謂之隸變改革。而爨體正是第三次改革的標誌。由於爨體出現魏晉時期,當時對於書體的保留一般還止於碑文,但因曹操和後來的司馬炎的“禁碑令”,爨體這一當時社會廣為流傳的書體因而從歷史上神秘失傳。
直到清乾隆戊戌年,清代乾隆年間,雲南曲靖出土了《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世稱“二爨”,成為現今僅存的爨體字碑刻和爨體字來源,也引起當時和其後的飽學之士和書法大家、歷史研究者們對這個塵封千年書體的關注。然而,由於當時落後的傳播手段等因素,對這個被稱為中國書法史重大發現的“爨體”書體研究和了解,始終停留在上流社會的官員和研究者之間。直到今天,真正了解和知道這個本來被視為主流、高貴、雄渾的“爨體”也只有在曲靖當地和少數書法界。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工作原因,當時還是解放軍某部幹事的毛廣淞一次在某大機關圖書館查閱資料時,偶爾接觸到1965年的郭沫若發表的一份《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真偽》材料,與“爨體”結緣,也就從那時起,已經在行書和楷書等書法領域頗有造詣的他,在書法領域又多了一項內容——書寫和研究爨體。
命名
不像顏體字是由唐代中期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所創,並以顏真卿的“顏”姓命名成體;也不像柳體字因柳公權的“柳”姓得名。“爨體”是1600年前,雲南曲靖地區百姓為了紀念曾創造“南中地區”(古指雲南曲靖等地)輝煌歷史的一個當時地區大姓——“爨氏家族”而立的碑文得名。這在書界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存留於滇東南的陸良、曲靖。
爨氏原為彝族中的豪強,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爨氏開始發展壯大。後期的爨氏是南中地區統治集團的統稱。“爨龍顏碑”刻立於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在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出土於今曲靖楊旗田,該碑的出土震動了金石書法界蜚聲海內外。碑記:東晉鹹和八年(公元333年),李雄派李壽率兵攻占南中,李壽被封為“建寧王”;以爨琛為交州刺史;霍彪為寧州刺史。到鹹康五年(公元339年),爨氏將太守岳、彥隆晉把霍彪縛送到晉朝,於是南中就被爨氏所獨霸,彝族統治了南地區中四百多年。
“二爨”碑
東漢末年,爨氏入滇,打敗其他霸主,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政權,統治南中四百餘年。這個與南朝多有聯繫的爨氏政權,被李唐朝廷扶植起來的南詔所滅,遺留下兩塊價值連城、貴為國寶的石碑。只不過後人仰慕、珍貴爨碑的原因,僅僅是基於其獨特而卓絕的書法造詣,而不是為了懷念曾經輝煌有加的爨氏王國。《爨龍顏碑》全名《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立於南朝宋大明二年,比《爨寶子碑》晚五十三年,由於其碑體較大,故稱“大爨”,存於陸良,其碑文書法字型介於隸楷之間,書法風格獨特,被稱為“爨體”。碑文古雅,結體茂密,雖為楷書,卻饒有隸意,筆力遒勁,意態奇逸,結體多變,是隸書至楷書過渡的典型。
《爨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碑》。由於碑體較小,故稱“小爨”,存於曲靖,其碑文的書體藝術別致且有趣致,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
爨與小爨,合稱“二爨”,這兩塊碑是同時代的作品。是魏晉時期書法的典範,為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是我國書法藝術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奇葩,歷代以來頗受書法家稱讚,這就是所謂“二爨體”的來歷。
大師
從300多年前“二爨碑”的發現,歷經晚清、民國,再到現當代,書寫和研究“爨體”的人雖然不多,但大師卻不少,如清朝的阮元、包世臣,清末將‘爨體’推到中國書法極致的康有為,再到現當代的潘天壽、弘一大師,還有郭沫若、賴少其等。將“爨體”筆法、走勢作為研究對象,毛廣淞將“爨體”字從300多字擴展成9990多字。
入漢字型檔
2013年9月,國內最大電腦漢字型檔企業北大方正,將爨體字以毛廣淞名字進行命名,並將“毛廣淞爨體”與其他如啟功體、舒同體共同納入中國電腦漢字型檔。 在儀式上,北大方正字型檔總經理張建國還為毛廣淞授予“方正毛廣淞爨體”證書,這標誌著毛廣淞創新爨體字進入北大方正專業書法字型庫,這將有助於推動爨體字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毛廣淞表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寶貴結晶,爨體字作為書法藝術的一個種類,將對推廣漢字起到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