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堎上村境內,面積約5600平方米,四周築有土圍。1982年採集到硬陶片呈雲雷紋、方格紋、圓渦紋、工紋、回字紋、曲折紋等,陶質網墜、段石石奔、石棒、陶拍、器皿、鼎足等物,還有青銅斧、鐵石奔、青銅石奔、為西周時期器物。
相關詞條
-
營盤山遺址
營盤山遺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茂縣鳳儀鎮南2.5公里,距今5500-6000年,是一處自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代的文化遺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地方文化類型...
遺址簡介 地理環境 遺存遺蹟 考古研究 遺址價值 -
營盤山
營盤山遺址所在的河谷衝擊扇形地區,不僅是岷江上游的地理中心,而且也是該地區面積最大的河谷平壩。
營盤山遺址的發現 之旅。 5000年前走廊中心的生活 營盤山之最 -
營盤山和姜維城遺址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汶川縣。營盤山在茂縣北較場鄉,下臨岷江,漢為縣治,名蠶陵,唐築疊溪城,明初復築。據茂州志載,城周390丈。1933年因...
信息 簡介 出土文物 姜維城遺址簡介 遺址 -
營盤山古文化遺址
營盤山,又名紅旗山,也稱為雲頂山。位於茂縣鳳儀鎮南 2.5公里,系岷山山脈老人山在西南麓向河谷延伸部分,為岷江東岸的三級緩坡台地。台地南北走向,南窄北寬...
遺址簡介 出土文物 -
寶墩文化遺址
寶墩文化遺址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分布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遺址概況 遺址發掘 遺址特點 發掘文物 文化意義 -
滇雲文化
滇雲大地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在滇雲文化長期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造就了滇雲文化的多樣性。
簡介 起源 地理背景 類型 地理環境的影響 -
蜀文化
蜀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概念,專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為中心的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蜀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內陸農業文化。
基本信息 文化特徵 文化淵源 發展時期 產生原因 -
寶墩文化
寶墩文化,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
概述 地位 特點 文化 影響 -
貴州威寧中水遺址
中水位於貴州省威寧縣與雲南省昭通市交界處,發掘點都位於中水盆地內中河兩側的坡地和山樑上,包括吳家大坪、水果站、雞公山、營盤山和新街等幾個地點墓地。揭露面...
遺址信息 考古發現 主要景點 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