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鼎傳

熊鼎傳

《熊鼎傳》出自《明史》,在2011年語文高考(全國二卷)中被節選為文言文閱讀試題。

譯文

《熊鼎傳》《熊鼎傳》

熊鼎,字伯穎,是臨川人。元代末年熊鼎被鄉里推舉執掌龍溪書院。江西發生賊寇暴亂,熊鼎集結鄉里兵丁自行守衛。陳友諒屢次威脅,熊鼎都沒有順作出回應。鄧愈鎮守江西的時候,多次邀請熊鼎相會,賞識看重他的才能(以他的才能為奇),(向朝廷)推薦他。太祖想授予熊鼎官職,熊鼎用雙親衰老(需要照顧)的理由而辭謝了,於是留在鄧愈的幕府之中輔助軍隊事務。等到母親去世並守孝期滿之後,熊鼎這才應召到了京師,被授予德清縣丞的官職。松江人錢鶴皋反叛,相鄰的郡治都非常驚恐,熊鼎予以鎮守撫慰使他們得以恢復平靜。後來升任起居注,奉詔搜求可引以為戒的舊事例,寫在新宮殿的牆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廣信回來,將郡縣官員違法的情況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訪。而當時已經頒發敕令(任命文書),丞相李善長兩次進諫(要求不派御史),皇帝都沒有接受。熊鼎偕同給事中尹正一起進言說:“朝廷廣布信用於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會失去信用,而且褻瀆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便沒有派出御史。改洪武紀年後,新設浙江按察司,熊鼎任僉事,分管台州、溫州。台州、溫州自從被方氏竊據以後,聚集了偽官悍將兩百人,都非常凶暴橫蠻。熊鼎將他們全部遷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百姓才安定下來。平陽知州梅鎰犯了貪贓罪,不住地分辯,幾百個老百姓都來申訴知州無罪。熊鼎想要聽從民意,有一個小吏稟告道:“如果釋放了知州,問起我們徇私故縱的罪名來怎么辦呢?”熊鼎嘆息說:“法律是用來誅殺罪人的,我敢因為怕被責罰,而誅殺無辜的人嗎!”釋放了梅鎰,將情況上奏皇帝,皇帝回復照此執行。寧海人陳德仲肢解了黎異,黎異的妻子多次投訴不得伸冤。熊鼎逮捕了陳德仲,審訊核實實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這年秋天,山東剛剛平定,皇帝設定了按察司,又任命熊鼎做僉事。熊鼎到任,上奏罷免不稱職的官員數十人,各部清平安定。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壞,於是命令郡縣各備兩份日曆,每天記下所處理的訴訟錢糧等事,一份留在郡縣,一份上報御史台,遞相更換,按日曆查考,沒有敢隱瞞的。洪武八年,西部的朵兒只班率領部落來歸附,調熊鼎為岐寧衛經歷。到了那裡,熊鼎察知敵寇是假裝投降,他悄悄地將情況詳加論列,報告皇帝。皇帝派使節前來慰勞,賜給他皮裘和帽子,又派中使趙成來宣召他回京。熊鼎動身後,敵寇果然反叛,脅迫熊鼎返回北方。熊鼎對他們以大義相斥責,怒罵他們,於是與趙成和知事杜寅一起被殺害了。高祖皇帝聽說了他的事跡,為他們惋惜傷悼,下令將他們安葬在黃羊川,立祠廟祭祀,把他們的俸祿用來贍養其家屬。

《熊鼎傳》

熊鼎,字伯潁,臨川人。元末舉於鄉,長龍溪書院。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陳友諒屢脅之,不應。鄧愈鎮江西,數延見,奇其才,薦之。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乃留愈幕府贊軍事。母喪除,召至京師,授德清縣丞。松江民錢鶴皋反,鄰郡大驚,鼎鎮之以靜。遷起居注,承詔搜括故事可懲戒者,書新宮壁間。舍人耿忠使廣信還,奏郡縣官違法狀,帝遣御史廉之。而時已頒敕書,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鼎偕給事中尹正進曰:“朝廷布大信於四方,復以細故煩御史,失信,且褻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洪武改元,新設浙江按察司,以鼎為僉事,分部台、溫。台、溫自方氏竊據,偽官捍將二百人,暴橫甚。鼎盡遷之江、淮間,民始安。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鹹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寧海民陳德仲支解黎異,異妻屢訴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實,立正其罪。是秋,山東初定,設按察司,復以鼎為僉事。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十輩,列部肅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縣各置二歷,日書所治訟獄錢粟事,一留郡縣,一上憲府,遞更易,按歷鉤考之,莫敢隱者。八年,西部朵兒只班率部落內附,改鼎岐寧衛經歷。既至,知寇偽降,密疏論之。帝遣使慰勞,賜裘帽,復遣中使趙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脅鼎北還。鼎責以大義,罵之,遂與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殺。

(節選自《明史·熊鼎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元末舉於鄉,長龍溪書院 長:執掌

B.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 結:聚合

C.鄧愈鎮江西,數延見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贊軍事 贊:輔佐

【答案】C

【解析】C項中“數延見”一句大意是“鄧愈要見熊鼎”,據此來理解,“延”應該是“邀請、延請”之意。

【點睛】“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這個考點是每年必出題目,可能全都是“實詞”,也可能只有虛詞。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考查是動態語境中的辨析,要理解動態語境中的陌生意義,就必須注意上下文語境,注意整個語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斷章取義。其次要注意文言實詞知識的靈活熟練運用,最起碼要熟練掌握文言實詞知識,比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知識。解題方法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選,對於同學們來說,排除法似乎更可靠。比如本題的“長”讀“zhǎng”,通“掌”,無論知識還是文句理解,都非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結”在“結兵自守”中顯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贊”在“留幕府贊軍事”句意中顯然是“輔佐、協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最後要注意古代文化常識,現代漢語辭彙積累,這些都是能夠迅速做出判斷的必要知識。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處事精細求實的一組是(D)

①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 ②復以細故煩御史

③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實,立正其罪

⑤按歷鉤考之,莫敢隱者 ⑥知寇偽降,密疏論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篩選文中的信息”這個考點幾乎每年必考,這是由於所選文言文多采自史傳文,而史傳文都是評述某個人的生平事跡的,這就決定了“篩選文中的信息”考點的高頻率出現。本題中①反映的是主人公辭官不就的品德,②是主人公說的話,說的是朝廷命令御史查察,④反映主人公判案迅速,都與題目要求不合,故選D。

【點睛】這種題目的解法主要是排除法,且很快很準確,比如一看①馬上就可排除之,於是就只剩下C、D兩項了,再看看②又能迅速排除C,很快就可選出答案。考試過程中必然要講求點兒效益,而排除法的運用幫助很大,效果也很明顯。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熊鼎卓有才能,處變不驚。他深受鄧愈器重,留在鄧手下任職;為母親守孝後擔任德清縣丞,其時松江有人叛亂,鄰郡驚恐,他冷靜地控制了本縣局面。

B.熊鼎思慮周詳,維護朝廷威信。廣信郡縣官員違法,皇上已頒發敕令,此時又要查究;熊鼎認為朝廷應當取信天下,不應為小事出爾反爾,皇上這才作罷。

C.熊鼎治政有方,堅持依法辦事。分管台、溫事務時,他遷走兇惡殘暴的官將,百姓方才安定;平陽知州梅鎰被誣貪污行賄,他聽從民意,依法予以釋放。

D.熊鼎面對威逼,表現出凜然正氣。朵兒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覺其中有詐,不久叛寇果然作亂,並脅迫他北還,他維護正義,責罵叛寇,最終被殺。

【答案】C

【解析】C選項違背文意。文中說的是熊鼎不害怕被懲罰而依照實情釋放了梅鎰,並將此上報給皇上,而不是依法釋放。

【點睛】“歸納內容考點,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閱讀理解的重點。文言文關於這個考點的設題最難,排在三道題目之後,就是明證。但相對於現代文閱讀鑑賞來說,能力層級還只是C級“綜合分析”。四個選項的內容都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文章內容的歸納概括,只要找準原文所在文段、層次,仔細對照,這種題目實際上不難。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十輩,列部肅清。

譯文:

(2)帝遣使慰勞,賜裘帽,復遣中使趙成召鼎。

【答案】(1)熊鼎到任,上奏罷免了不稱職的官員數十人,各部貪官污吏得以肅清。(2)皇帝派遣使者慰問他,賜給他裘皮帽子,又派遣中使趙成召回熊鼎。

【解析】(1)句中難點有“奏罷”“不職”“數十輩”“列部”,這些都是理解句子的關鍵,“奏罷”是兩個詞,“上奏並罷免”之意;“不職”意為“不稱職”,是“不稱職”的省稱;“數十輩”難理解關鍵是“輩”字難理解,其實根據文章大意,很容易理解為“數十人”;“列部”就是“各個部門”之意。整體理解句子,抓住上下文,特別是上文“山東初定,設按察司”,就能理解主人公去山東上任,主要是監察官吏。(2)此句幾乎沒有什麼難理解的詞語,對譯即可。

【點睛】“理解和翻譯文中的句子”這個考點年年必考,是文言文閱讀的基本能力考查。要做好這道題,就必須養成良好的文言文閱讀習慣,如“單音詞”意識,利用古代文化常識理解內容的意識,自覺運用“實、虛詞知識,句式知識、史傳文知識”的意識,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溝通的意識,古今生活溝通的意識。尤為重要的是整體閱讀理解的意識,不注重整體理解,就可能從開始就錯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