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羆嶺

熊羆嶺

靈官鎮熊羆嶺 地處祁東縣靈官鎮西部的熊羆嶺,海拔388米,因山勢嶒崚盤踞似熊羆而得名。對於熊羆嶺的險峻,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熊羆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卸鞍。”清宗稷辰《過熊羆嶺》極盡雄險之勢:“百折上危巔,嚴關勢凜然。一夫能守險,半壁足雄邊。屹立熊長踞,墉飛馬不前。澄清天宇闊,極目靖氛煙。”熊羆嶺林深樹茂,古時常有猛獸出沒。據民國<<祁陽縣誌>>記載:“隆武元年(1645),熊羆嶺有虎數百互斗,其一最巨,色赤如火,咆哮裂山石。” 熊羆嶺古為衡永通道,明監察司嚴起恆建關其上,並設郵舍、佛閣、涼亭,是過往行人必憩之所。每當天朗氣清,晴空萬里之晨,置身峰頂,看旭日從東方的天幕中緩緩躍出,其情狀讓人驚羨不已,故有“熊嶺朝暾”之譽,為古祁陽十景之一。清歐陽晼《過熊羆嶺》寫盡此山景象:”不因飛步上南屏,誰信熊羆天半青。鳥道直凌煙外路,羊腸小憩樹邊亭。雲山極目通千里,石棧何年鑿五丁。我欲雞鳴觀日出,試從絕頂望東溟。“ 山中的西蓮庵為祁陽名寺,始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重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2002年整修一新。

地理位置

熊羆嶺位於祁山山脈,是祁陽祁東兩縣的分界點

得名由來

上有熊羆嶺,下有浪灘,是流傳於祁山一帶的一句民諺。 遠古時候,熊和一種叫“羆”的動物常常出沒于山嶺,這裡故得名“熊羆嶺”。“羆”( pí)在當地讀“xu”。“熊羆嶺”用祁陽話讀作“熊需兩”

歷史典故

陳薦奏免漕糧

自古以來,祁山一帶便流傳著一句民謠:“上有熊羆大嶺,下有溘浪險灘,熊羆離地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卸鞍,溘浪灘水急礁多,魚過要壓扁,谷過要成殼”。明朝時,官府解運漕糧,陸路要經過高峻崎嶇的熊羆嶺,水運要經過礁多水急的溘浪灘,在加上瀏陽發生自然災害,瀏陽漕糧由祁陽填補,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當時的戶部尚書祁陽陳薦體察家鄉人民的疾苦,奏請皇帝終於免去了漕糧。如今,“陳薦大人奏免漕糧”的故事仍為祁陽人民所讚頌。

石達開大戰熊羆嶺

 清鹹豐九年(1859)正月,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統率10萬大軍由江西南安之崇義入湘境,首攻桂陽縣。三月初九,石達開親率一路由寧遠攻祁陽,十二日抵白水一帶,十三日抵廖家橋、石壩里、觀音灘。三月十五日,石軍與清軍在祁陽城外圍開展了激戰,互有傷亡,石軍將領汪同喜犧牲。二十日午刻,石軍開始攻城,連攻兩晝夜,不克。
三月二十二日,石軍於祁最東鄉追殲清千總羅士榮,外委張友元及清軍數百人。後數日,清各路援軍雲集祁陽,肖翰慶統帶水師營沿江巡截;廖洪順的長勝軍,陳堤的吉後營,陽安臣的陽字營,黃三清的清字營分據城外各險要;趙煥聯的和字營,魏喻義的質字營,何紹彩的何字營以及劉岳昭等營分駐熊羆嶺、靈官殿一帶,企圖圍困嶺上石軍。石達開老營始駐永昌書院,繼扎楓林橋、熊羆嶺。白晝放旗蔽日,戰鼓咚咚,晚間燈火通明,達旦不熄。祁城守軍風聲鶴唳,一夕數驚。時而“禁聲燃燈”,恐石軍“見而施槍”,時而虛張聲勢,“益多張燈,以示兵多”。
四月初一,新任永州鎮總兵周寬世馳援祁城,石軍喬裝清軍至長慶橋迎接,對周部進行突然襲擊,清軍傷亡慘重。
四月初三,湖撫駱秉章命令道員陳士杰救援祁陽,進駐熊羆嶺一帶.與和字、質字、劉氏諸營合兵,在靈官殿同石軍激戰月余,四月十五日,雙方都以主力投入戰鬥。石軍分10路進攻,自卯及申,激戰近12小時。石見清軍抗拒甚力,因設計佯退;清軍追趕,石軍乘機由右路側襲,清軍大亂.退守洪橋。石達開雖取得這次大會戰的勝利,但知補陽清軍集結甚多,攻城難免曠日持久,便改變了戰略計畫,於四月十七日夜.率兵從祁陽西北撤走。

熊羆嶺華南虎鬥

祁陽多丘陵,舊時豹、野豬、野兔、麂等野獸很多,為老虎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所以古時祁陽多華南虎。據清同治<<祁陽縣誌>>記載:熊羆嶺有二大群系的虎,經常在熊羆嶺附近廝殺。每群有100多隻,打群架時,叫聲驚天動地。其中一隻虎王,咆哮起來,山崩地裂。民國<<祁陽縣誌>>(卷2.事略)也記載:隆武元年(1645),熊羆嶺有虎數百互斗,其一最巨,色赤如火,咆哮裂山石。自後虎時入城齧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